在2025年7月24日,继《黑神话:悟空》于2024年破圈后,《明末:渊虚之羽》正式上线多个平台,掀起期待。但上线当天热度迅速被口碑拖累,质疑声不断。截至发稿前,在steam平台上的14498篇用户评价中,该游戏只有29%的好评,而《黑神话:悟空》目前在845692篇用户测评中,好评率为96%。
《明末:渊虚之羽》与《黑神话:悟空》在steam平台上的评分对比。
面对潮水般的批评声音,《明末:渊虚之羽》开发团队于当日发布致歉公告,承诺修复优化问题、调整价格、补发奖励,又于7月25日发布1.3版本补丁,表示在性能、漏洞和稳定性及游戏平衡上进行了调整。但在多个社交平台,关于这款游戏的问题讨论仍在继续,也有部分玩家申请退款。
“好的玩法是我们作品的骨头,但一个好作品的肌肉和灵魂,永远是文化的表达。”该游戏制作人夏思源曾在采访中强调。看上去“懂得很多道理,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饱受期待的新国产3A大作遭遇滑铁卢,究其根本是没有做好基本功。
《明末:渊虚之羽》于发售首日发布的致歉公告。
游戏首先是游戏,这是作品的骨骼,如果连骨架都没搭好,又何谈内容的锦上添花呢?世界上最早的电子游戏是射击游戏,虽然被限制在黑白显示屏上,像素也很差,但它开天辟地的游戏性让电子游戏诞生,从此电子游戏不断演变,才有了如今不断迭代的黄金时代。
能够流畅玩是一款游戏的基础。玩家反映的《明末:渊虚之羽》出现的问题中,掉帧、卡顿等问题,极大削弱了这款游戏的“骨骼”。而游戏设计上,玩家反馈的BOSS战设计不合理,前期难度过高,后期的数值成长等问题则直指该游戏的游戏性。至于定价策略混乱,预购奖励发放错误则反映出运营流程未能对玩家体验提供足够保障的问题。
而值得一提的是,制作人夏思源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表示《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是一部作品的胜利,更为中国游戏出海建立了可复制的模式。从发行流程、海外沟通到技术配套,先行者的经验能大幅降低后来者的试错成本。然而,现实似乎是,前人的试错并没有降低后人出错的成本。
《明末:渊虚之羽》官方在道歉公告中表示会为购买游戏的所有玩家免费赠送游戏原声ost一份,并安排收集信息,为已经购买音乐集的用户进行退款,并在后续的版本更新中为购买豪华版的玩家送出一套全新专属套装。这些举措可以说是亡羊补牢,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也成为之后国产游戏出海需要吸取的教训。
玩家中还有一些关于游戏内容的争论与吐槽,这些问题汇总起来,足以打垮《明末:渊虚之羽》3A游戏的招牌。在此前的宣传中,该游戏团队表示希望通过游戏这一形式,将西南地区的文化风貌呈现给全球玩家。他们用六年时间对安岳毗卢洞、桃坪羌寨、平武报恩寺、大邑开化寺等数十处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调研与3D扫描,并结合《山海经》《华阳国志》等古籍中的神话意象,将数字复原的文物融入游戏,重构出一个神秘的古蜀世界。这些最初的设想的确让人对这款游戏充满期待,这也是让许多玩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肇始。当游戏玩法与稳定性都出现问题时,再多文化积淀也难以抵挡玩家的失望。
将更丰富的中华文化借由游戏这样的第九艺术传播到海外固然重要,但中国的古话也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既要有“魂”的热度,更要有“骨”的支撑。更好的中国3A游戏需要协调内外,心法和体式兼具,如此才能走得更远。
撰文 刺猬果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