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王鑫坤)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非物化的一种财产形式,是一种在特定交易环境下流通的商品,具有财产利益的属性。近年来,网络游戏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娱乐的重要对象,与此同时,游戏道具、货币等虚拟财产的保护也愈发受到重视。
记者看到,为了获得更加畅快的游戏体验,许多玩家会投入大量的金钱与时间精力。然而,当下部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却时常因疏忽直接或间接地损害玩家的虚拟财产权益。
7月29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看到,有消费者发布集体投诉称,游戏《星痕共鸣》bug频出,以往需要刷副本或高价购买的金色材料(珍贵道具)被部分玩家通过bug免费多次刷取,致使其他玩家权益受损。据悉,仅一个月内,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星痕共鸣”的投诉量便已超过400条。
图为黑猫投诉平台上消费者针对《星痕共鸣》发布的集体投诉
玩家利益受损 官方处理措施难以服众
据悉,《星痕共鸣》的游戏玩法主要以角色战斗养成为主,而能反映出角色培养的状况的内容包括等级、装备、模组、天赋、技能、臂章等,其中技能又分为职业技能与战斗幻想技能。上述消费者集体投诉中所涉及的“金色材料”便是用于合成游戏中最高级战斗幻想技能的必要材料(金色品质意志),能够帮助角色提升战斗力,极大地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
据了解,投诉所涉游戏副本为“司第门遗迹”。在该游戏板块中,玩家可以组队进行“爬层”刷取金色材料及其他游戏道具。一般情况下该副本奖励会以两周为单位进行重置,均为一次性通关奖励(每一层奖励只可获得一次)且出金色材料的概率较低,因而正常玩家获取金色材料的速度较慢。
记者了解到,在该游戏中还内置“交易中心”,玩家可以将不需要的高级材料等道具上架售卖,在其他玩家付款后,能够获得双方认可的游戏货币。因而在7月28日,部分玩家利用上述bug在短时间内刷取额外金色材料后,便通过交易中心上架售卖并获取了一定非正常收益。
“我们充钱是为了领先别人,本来除了副本以外,这些材料需要充钱才能快速获取。这个bug让我们氪金玩家可以说完全失去了游戏体验。”玩家周先生无奈地表示。海南省海口市的消费者陈先生也指出,在游戏内购商城中,一个金色材料需要折合人民币五六十元左右的游戏货币才能换取一个。
图为游戏官方所发布“司第门遗迹问题处理公告”中的部分异常玩家名单公示
据《星痕共鸣》官网公告信息显示,游戏官方已于7月29日对27位通过游戏内漏洞刷取到额外的高价值资源的异常玩家进行了处罚。
但记者从消费者处得知,诸多玩家对官方的应对措施并不认可,认为其惩罚力度过轻,且有隐瞒数据的嫌疑。一位玩家表示,游戏在凌晨五点进行更新(刷新“司第门遗迹”),官方十一点左右才发布副本禁入公告,对于利用bug的玩家除了罚取少量游戏货币外,也仅仅封禁了数天而已。
对此,陈先生告诉记者:“交易中心短时间内上架近千个材料,绝对不是20多个人能完成的。”“在处理名单中的一位玩家,上午被封,晚上还在刷副本。尽管官方提供的信息并不完全,但根据现有的UID和玩家昵称信息可以基本断定是一个账号。”一位广东的玩家也补充道。
在上述事件中,玩家手中的游戏虚拟财产因不可抗力因素而贬值。由于我国目前暂时没有出台针对游戏虚拟财产保护的专项法律条文,如何对上述玩家的权益进行保护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即便如此,新闻时评人高承远表示,民法典第127条已把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对于虚拟财产相对受损的玩家,可先“固定证据”,尽快向游戏客服、平台、消协、12315四线并举投诉,同步申请冻结可疑账号。
图为《星痕共鸣》游戏内部画面
bug频发、服务器波动 问题不断消磨玩家兴趣
记者调查了解到,7月17 日,由上海宝可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腾讯发行的异世界多人动漫冒险游戏《星痕共鸣》在全平台迎来不删档上线,作为预约量突破900万的热门新作,“二次元+MMO”的题材设定也让不少玩家期待值拉满。值得注意的是,仅仅过去两个多星期,玩家对《星痕共鸣》的态度便发生了巨大转变,纷纷直呼“退钱”“退坑”。
“游戏内bug很多,几乎是两天一小bug,三天一大bug,我已经算是很平常心了,但这次的bug实在是太严重了。”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内测时期就暴露出的问题,至今未能得到妥善处理。正因如此,该款游戏的完成度也被一些网友戏称为“赶鸭子上架”。
图为《星痕共鸣》官网公告中出现的部分服务器维护通知
另外,服务器的波动崩溃问题也给许多玩家造成了困扰。黑猫投诉平台的一位消费者直言,仅从17号公测到20号,官方公告便已经因为卡顿原因停机维护了4次,加上未出公告的维护可能有5—8次了,“除开停机维护以外的游戏内大范围持续卡顿也有最起码15个小时以上(保守估计),难以正常体验游戏内容。”
图为小红书平台上人们对于游戏官方直播“骂”观众的讨论
除了上述问题外,《星痕共鸣》此前的一次直播事故也让不少玩家寒了心。
事件起因是,在7月22日的一次官方直播活动中,直播结束后,制作组未能及时关闭设备,工作人员的私下讨论被直播了出去。其中,不乏包括一些针对玩家的不当言论。此事件在玩家社群中引发了剧烈的讨论,形成了一波控诉官方的声浪。据消费者表示,事故发生后,直播负责团队发布了致歉声明,而研发团队至今也未作出回应。
图为黑猫投诉平台上部分玩家针对相关集体投诉的评论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问题,打消消费者的疑虑,记者于7月29日致电了腾讯客服,并反馈了相关问题。7月30日,腾讯回访人员称,产品团队对相关问题非常重视,将会进一步对遗迹的bug问题进行核实。
7月30日,《星痕共鸣》官网更新一则“关于‘司第门遗迹’问题处理的情况说明”的公告,其中对近期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复,并提供了诸多游戏数据,保证未来相关副本bug问题不会再次发生。
此次《星痕共鸣》因游戏bug致使玩家权益受损的问题在行业内早有先例。此前《地下城与勇士》手游的“拍卖行bug”与《原神》的“那维莱特bug”都曾让部分玩家的虚拟财产权益受到损失。高承远指出,对于游戏企业来说,一次“敷衍”的处理足以击穿信任阈值,官方须把“补偿”升级为“共治”,放弃“堵嘴思维”,持续兑现给玩家的承诺,才能避免“公测即终测”的恶性循环。
未来,《星痕共鸣》官方是否会针对游戏内部尚未处理的bug问题进行补救补偿?又能否更加用心地维护玩家社群以保障用户留存?本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