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经济领域最亮眼的“明星展会”,定位独特的数博会绝对得算一个。它就像个超级连接器,一边连着最前沿的科技突破,一边牵着咱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示这大数据产业的演进发展,更在悄悄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办了十年的展会。
一、十年逆袭:从呱呱坠地到产业焦点
回顾数博会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中国大数据产业的崛起简史。2015年数博会登场,380 余家参展企业中,惠普、谷歌、华为等行业巨头已然入局,吸引4万余名专业观众,彼时它还只是一个首次亮相的行业展会。
谁能想到,十年后的今天,它已经成了国家级的“门面担当”。参展企业突破3000家,“一会、一展、一发布、大赛及系列活动”的组合拳打得虎虎生风。2024年的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1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13个国家的政府官员跑来参会,国际嘉宾占比21%;20多个国家(地区)的115家国际企业来摆摊,国际化占比飙到28%。这架势,说是全球大数据领域的“顶流派对”一点不夸张。
二、技术狂欢:从科幻片到身边事的跨越
数博会最让人期待的,就是能第一时间摸到未来科技的脉搏。2015年刷脸支付刚亮相时,大家都觉得跟看科幻电影似的,现在呢?超市结账、地铁买票,刷个脸就能搞定,这背后可是生物识别、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在默默发力。
2016年那届更热闹,VR、AR、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一股脑全来了。当时玩VR游戏还觉得新鲜,现在人家都用在医院手术模拟训练了;AR也不光是玩具,逛商场试衣服、看楼盘户型,都能派上用场。
到了2024年,数博会一口气拿出十大领先科技成果,还有57项优秀成果和140多项其他成果。别以为这些都是实验室里的玩意儿,医院用智能影像诊断系统,看病准确率高了不少;银行靠大数据风控,坏账少了很多;企业使用云计算,省钱又高效,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改变。
三、产业开挂:传统行业遇上大数据的化学反应
数博会可不是光让人看个热闹,它真正的本事是让大数据给传统行业“开光”。
农业领域就很典型。在智慧农场,地里埋着传感器,温湿度、光照啥的实时传到电脑,种出来的庄稼又好又多;黑龙江的大农场更厉害,从播种到收割全靠大数据指挥,人轻松了,产量还上去了。
制造业也尝到了甜头。汽车厂用大数据盯着生产线,哪道工序慢了、哪出问题了,立马就能调,生产周期短了,成本也降了;电子厂让人工智能帮忙检查产品,次品少了一大截,卖得自然好。
服务业的变化更明显。“城市大脑”把交通、医院、学校的数据全揉到一块儿,堵车少了,看病挂号方便了;智慧商圈更懂顾客心思,你想买啥,它好像都知道,生意能不好吗?
2018年数博会上那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把工厂里的各种数据串起来分析,帮企业多赚钱少费劲。2024年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在数博会上展示的成果更绝,把海量的电力数据变成一百多个数据产品,比如 “企业电费一本账管理”“企业用电行为分析”啥的,还入驻多家数据交易平台,实现了数据的价值转化。
四、国际朋友圈: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舞台
现在的数博会,已经成了个国际大派对。2024年就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77家企业来参展,21个外国专家上台分享经验。咱们也借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好点子分享出去。
像《大数据贵阳宣言》、贵州的大数据条例、全国首套数据交易规则,这些都是中国摸索出来的好经验,别的国家也能参考。英特尔、华为这些大公司还爱在数博会上首发新产品,AR眼镜、新型服务器啥的,说明这儿的分量够重。2025年还要搞个“数字丝绸之路”展区,30多家“一带一路”沿线企业要来,都是带着需求来寻找解决方案的,看来合作的机会少不了。
五、民生加分:数字技术让日子越过越舒坦
说到底,数博会的成果最终都得落到咱们老百姓身上。
看病更方便了,现在远程医疗平台,让偏远地方的人也能找大医院的专家看病;手机里的医保系统,报销便捷,不用再跑断腿。
出门也顺多了,城市里的红绿灯能跟着车流量变,不那么堵了;共享单车,乱停的少了,路也宽了。
出去玩也有新花样,数字博物馆,让你在家就能“逛”;智慧旅游平台,能给你量身定制旅游计划,省心多了。
还有刷脸坐公交、AI医生在线问诊、AI旅行助手,这些都让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六、未来可期:数博会还要搞哪些大事情
将来的数博会,它会让大数据和更多行业擦出火花,催生新产业,让咱们的经济更有活力。在国际上,咱们也能更有话语权,和别的国家一起把数字经济的规矩定得更好。当然,最要紧的还是让数字技术多帮咱们解决点生活中的难题,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数博会就像个强劲的数字引擎,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一股向前冲动力。
2025年数博会,肯定会更有看头!更精彩!
来源:贵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