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当下,首钢朗泽始终将科研置于战略高地,凭借顶尖的研发团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在合成生物技术及工业生物转化领域稳步前行,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实力。
强大的科研人才队伍是首钢朗泽创新的根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由74名员工组成,占员工总数的13.78%。团队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7.83%,博士占比10.81%。成员涵盖生物工程、微生物学、化学、发酵工程等多个领域,多元专业背景的融合,让团队能从不同角度攻克技术难题,激发创新活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在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工业应用方面经验丰富,确保研发成果实用且具有商业价值,而管理团队中多位成员的研发背景,也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核心技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尤为关键。副总经理晁伟博士,作为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长期致力于工业尾气生物发酵制乙醇与蛋白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他主导建设的河北首朗一期生产设施(全球首套钢铁厂工业尾气制乙醇设施)和首朗吉元生产设施(全球首套铁合金厂工业尾气制乙醇设施),填补了行业空白。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授权专利41项,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斩获多项省级、国家级科技奖项。
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首钢朗泽构建了完善的体系。公司注重高学历、专业化人才的储备,通过内部培训、激励机制与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员工在实践中成长。借助产学结合、项目驱动等模式,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持续提升,为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保障。
与此同时,首钢朗泽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网络,与顶尖高校、科研机构深度联动,让前沿学术成果快速转化为产业动能。自2021年起,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含CO气体生物发酵制乙醇工艺优化和反应器技术研发;同年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专项“面向生物乙醇制造的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成套装备”项目;2023年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攻关合成气菌体蛋白生物合成及产品创制;2024年又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携手,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研究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立足自身研发实力,依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首钢朗泽在合成生物技术与工业生物转化领域的探索持续深入,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技术升级,也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以扎实的科研成果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见效。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文转自: 周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