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柴嵘)今天,北京儿童医院将AR(增强现实)眼镜试用于临床诊疗。这款眼镜具备实时连接远程会诊系统、查看医疗影像等功能,适用于罕见病、复杂疾病患者会诊。未来,这款眼镜将推广至更多基层医疗机构。
医生只要戴上AR眼镜,拍摄患者症状,并上传至会诊系统,就可以进行视频、语音实时会诊,不仅解放双手,而且能提升诊疗效率。这款眼镜还可以实时放大医疗影像,并标记关键区域。通过这款眼镜,医生可以与患者家属打“视频电话”,实现实时交流。
通过AR眼镜,有经验的医生可以远程指导基层医生进行诊断,开展罕见病或复杂病例的会诊。“AR眼镜可以说是医生的‘千里眼、顺风耳’。”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说,罕见病发病率低、病种多、成因复杂,基层医生相对经验不足,AR技术可以助力实现随时随地、多入口启动疑难罕见病会诊。目前,AR眼镜已在北京儿童医院试用,未来将推广到更多基层医疗机构。
此外,北京儿童医院已将国内首个“AI(人工智能)儿科医生”纳入疑难罕见病会诊,采用“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双医并行会诊模式,缩短患儿确诊时间,降低患儿就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