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跨境人才赛道——2025年第八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预赛在全球六大赛区收官。经过多轮激烈角逐,50个优秀项目获得了南宁总决赛的“入场券”,包含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18个、新能源6个、新材料7个、高端装备制造与低空经济10个、生物医药与大健康9个。
据悉,本次大赛由中共南宁市委员会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专项小组主办,分别在北京、苏州、深圳和德国、马来西亚、越南设立了六个分站赛区。大赛在往届基础上首次增设马来西亚、越南分站赛区,通过在海外各赛区开展项目路演、政策解读、需求对接等环节,面向东盟为创业者们搭建起一座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桥梁。北京、苏州、深圳三站作为国内科技资源集聚高地,汇聚了人工智能、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优质项目,充分展现了国内创新创业的蓬勃活力。
“我们的目光不止停留在赛事本身,更聚焦于赛后成果的落地转化。”本次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赛的顺利举办,彰显了海内外创新创业的蓬勃活力,也为优质项目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而参赛选手们借助大赛平台对接本地产业资源、寻找合作伙伴,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落地。
为积极响应科技前沿趋势,聚天下英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届大赛在原有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赛道基础上,首次增设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两大新兴领域,一批技术前沿、应用场景精准的优质项目在各自赛道表现亮眼。
其中,“实时面容翻译SaaS平台”凭借AI实时面容翻译技术,实现了28种语言的精准翻译,并同步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唇形动作及语音语调,带来近乎母语的沉浸式体验,已成功应用于影视翻译、跨国视频会议和跨境电商直播三大领域。
“外包装缺陷AI视觉检测项目”,通过开发AI视觉检测技术解决了传统检测方式的局限性,成功推出了近视、老花一体质检的光学智能检测设备,为工业检测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高端特种功率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团队由四位清华大学电子系同班同学组成,其自主研发的耐温高达230℃的碳化硅芯片及系统,成功解决了极端环境温漂难题,实现了石油勘探用高温功率系统的国产替代。
下一步,组委会将精心筹备9月的总决赛。届时六大赛区的晋级项目将开展激烈角逐。对于成功获奖项目,南宁市将从政策扶持、融资对接等多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全力推动项目成果在邕转化、发展壮大。
来源:
人民网-广西频道
记者: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