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守护者杨成雄
24年在工地绘下“毫米级”人生
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龚臣、杨霁)7月29日清晨6时,在湖北交投汽车供应链产业园工地,一台搭载高精度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无人机掠过泥土地。随着电脑屏幕上传回一幅幅高清图像,项目区域的三维模型逐渐清晰可见。不到半天,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测量员杨成雄完成了38000平方米的土方方格网测量。
“扎根工地24年的我充分感受着科技兴安带来的变化,特别是全省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后,我感受更为明显。”杨成雄说,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从传统全站仪到无人机测绘,他经历了建筑测量从“人追数据”到“数据追人”的转变。
2018年他首次尝试无人机测绘时,难寻相关实操经验。杨成雄认真钻研无人机测绘知识,根据不同地形与作业需求,不断优化飞行参数,终于探寻出最适合项目施工的应用路径。
“差一毫就是万丈深渊。” 安全守护者杨成雄说,重大项目的安全生产离不开精细的测量,无论是武汉站632米长的曲面屋顶由872块异形钢板拼接,还是武汉国博中心众多展馆的平面尺寸、空间高度,以及武商梦时代庞大的建筑规模和复杂内部结构。杨成雄不断钻研误差理论知识,在参数构筑的数字迷宫里寻找最优解,守护项目安全生产。
下一篇:借助科技塑造消费应用标杆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