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六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 2025)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大会特邀数据库领域专家白鳝与华为云数据库首席产品专家窦德明做客采访间,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访谈,双方围绕华为云数据库在技术创新、产品能力升级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展开探讨。
华为云数据库首席产品专家窦德明(左)、数据库领域专家白鳝(右)
如今,数智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企业对数据库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华为云一如既往地深耕数据库架构根技术,基于华为“大杂烩”的结构优势,实现软硬、软软全面协同创新,构筑领先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可持续演进的智能数据新底座。
全球战略:“稳、快、全”的产品矩阵实践
稳、快、全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华为云数据库针对不同产品的精准定位。窦德明从产品、技术、质量、生态全面解读了华为云数据库的发展战略。
据窦德明介绍,未来的数据库,必然是融合多生态数据引擎,需要实现软硬协同,更重要的是,智能化将成为核心趋势,实现AI与DB的双向赋能,内外结合、协同发展,达到提效降本的目的,并且要满足All in One、多云、安全等多方面的诉求。
基于这些趋势和诉求,华为云打造了全系列数据库服务,更加聚焦与开放,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窦德明进一步介绍了三大战略产品:GaussDB,TaurusDB,GeminiDB。
GaussDB的“稳”,直指关键基础设施的核心需求。作为核心代码自研的数据库产品,GaussDB承载着金融、电力、交通等关基行业的核心数据,其“稳”体现在三重维度:版本发布时的质量把控,上线后的运行稳定性以及分层保障体系的后端支撑,实现问题的快速响应与解决。“这些行业的数据一旦出问题,企业可能面临致命风险,稳是底线。”窦德明说。
TaurusDB的“快”,则聚焦于高效替代与弹性扩展。作为兼容MySQL与PostgreSQL生态的产品,TaurusDB的“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跑的快,相较同类产品性能提升30%-50%、5-7倍于开源MySQL;二、弹的快,支持计算节点横向扩张与资源动态调整,应对波峰波谷;三、版本迭代速度快,紧跟社区最新版本。
GeminiDB的“全”,瞄准云原生多模场景。作为华为云自研的NoSQL数据库,GeminiDB已兼容Redis、InfluxDB、DynamoDB、HBase等多种接口,未来将支持更多类型。窦德明表示,多接口兼容让GeminiDB能覆盖更广泛的云原生场景,成为企业数据流转的关键支撑。
国内突破:从“跟跑”到“领跑”的关基渗透
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华为云数据库以“客户需求+技术驱动”的双轮模式实现了快速突破。
据窦德明介绍,公有云市场上,华为云数据库始终保持着高速复合增长率,在互联网、社交文娱、泛金融等领域积累了标杆客户。而在HCS场景中,GaussDB已100%覆盖国内所有大行,关基行业全面突破,并成为其“去Oracle”的核心路线,在股份制、城商行中的渗透率达50%。
窦德明强调,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但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靠竞争力、质量和服务取胜。华为云数据库截至目前0重大事故,这成为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
海外拓展:以点带面,突破市场
关于海外,数据库领域专家白鳝表示,海外市场的拓展面临很大挑战,很多人都说国产数据库在“窝里斗”,我也了解到华为数据库很早就在布局海外市场,依托华为整个企业的海外布局,华为云很早就走出去了。那么,华为云在数据库上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窦德明直言,2024年中国数据库市场空间仅占全球7.3%,到2029年可能降至4.3%,出海是必然选择。依托华为的全球化布局,华为云数据库已进入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GaussDB在30多个国家实现商用,覆盖亚太、拉美、中东、中亚等区域客户。
窦德明表示,GaussDB能突破,核心是产品能打,质量过关、特性适配,且华为的全球化生态布局降低了阻力。针对政策法规与文化差异,华为几十年的全球化经验提供了支撑,“我们不需要做太多独特策略,沿着过去的路走,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看来,未来,华为云数据库将继续以“点带面”,先突破标杆客户与行业,再逐步扩大覆盖,先完成国内关基行业的安全可控替代,再将经验复制到海外。
创新与质量:双轮驱动下的平衡之道
2025年,华为云数据库的创新动作频频:GaussDB推出池化透明多写架构,实现像使用单机一样使用分布式集群、TaurusDB下沉至华为云Stack并新增PG引擎、GeminiDB加速数据流转方案……这些创新背后,是客户需求与技术趋势的双重驱动。
窦德明举例表示,创新不能脱离客户。GeminiDB的数据流转方案灵感来自国内某大型车企,其数据分布在交易性数据库、NoSQL、数仓中难以打通,华为云据此推出DB Plus方案,加速跨库数据流动。
而创新与稳定性的平衡,靠的是双团队+严把关机制:创新团队负责前沿技术预研,产品团队聚焦特性落地,中间由技术专家评估技术成熟度。窦德明强调,不确定的技术绝不合入版本,有问题的特性绝不推向市场,质量是生存之本,必须摆在第一位。
生态建设:从“中国圈”到“全球网”
白鳝坦言,以前有很多人说Oracle的成功是生态成功。数据库作为“腰部基础设施”,需对接硬件、中间件、应用,生态是全球化的关键。那么,华为云数据库坚持发展全球生态,目前有哪些阶段性的成果,未来有些什么样的举措呢?
窦德明总结了华为云数据库生态布局的四大维度:
技术生态:与全球50多所高校开展技术合作,通过CCF-华为胡杨林基金与学术界共同攻关技术难题,解决产业界面临的挑战难题,探索数据库核心技术的发展方向。
商业生态:联合20多家服务伙伴、40多家工具伙伴,实现1800多家ISV近5000款应用适配对接,加速客户业务转型升级。
人才生态:通过DBA走进华为活动帮助企业数据库专家技能转型,同时,与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编写教材教辅,面向高校数据库导师定期举办导教班,当前已经在120多所高校开设GaussDB数据库课程,累计培养6万人。华为云推出GaussDB在线试用版,让开发者更便捷地学习和体验GaussDB。
产业生态:参与并主导20多项数据库标准制定工作,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与健康发展。
“我们希望带着国内伙伴一起出海,华为云能到的地方,希望伙伴也能到。”窦德明的愿景清晰而坚定。
上一篇:原创 海之剑雾隐沧海石板位置一览
下一篇:原创 无畏契约手游蝰蛇玩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