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安市始终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驱动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通过持续深化服务覆盖与产业渗透,推动其实现全域延伸、全产业链赋能,为打造 “智造南安” 提供强劲科技支撑。近日,2025年全省科技特派员成果(泉州)现场推介对接活动在南安成功举办,活动以多元化形式搭建起科技与产业精准对接的桥梁,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一线高效转化,进一步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政策引领
激活县域创新动能
01
一是完善制度保障。南安市在泉州率先出台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的相关政策,以政策为先导,统筹安排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同时,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特色鲜明的工作局面。自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南安市共选认各级科技特派员3603人次,南安市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立项117个,累计下达本级配套奖补资金2325.5万元。
二是优化服务布局。南安市积极拓展选派模式,2020年率先完成“村村都有科技特派员”的目标任务,并且连续五年保持科技特派员乡镇、村(居)全覆盖。同时,突破区域与体制限制,结合南安产业发展需求,将原本服务于农业领域的科技特派员跨界拓展至二、三产业,促使创新动能从农村的田间地头延伸至企业车间,推动科技特派员向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全产业的方向转变。比如,华侨大学南安智能制造研究院的尹方辰教授在服务德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时,创新实施“驻企培养”模式,选拔4名研究生长期扎根德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线,深度参与企业高性能智能浇注装备的研发攻关,助力南安市传统铸造行业成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为全产业链服务提供优秀范例。
建强平台载体
打造创新驱动引擎
02
一是构建科研平台。积极嫁接高校院所资源,成立华侨大学南安智能制造研究院、上海大学南安研究院、南安市华南师大绿色低碳研究院、厦大萨本栋硬脆材料高能束加工研发中心和南安科技人才创新中心等一批科创平台,形成“三院所两中心”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同时,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组建省市科技特派员服务法人(团队)、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及结成利益共同体等多种方式,鼓励校企积极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形成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完善孵化体系。聚焦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紧密围绕乡镇特色产业链条,合理布局建设一批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为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政策宣传、资源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等全方位服务,有效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截至目前,南安市已有星创天地3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7家、泉州市级21家,总量位居泉州市首位。
聚焦质效提升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03
一是培育创新主体。积极拓展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深度,联合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有关科技服务机构,组建一支20人的科技特派员团队,为企业提供R&D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专业咨询服务,将高校丰富的人才、专业、教学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助力下,2024年,南安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424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总量达123家,共有230家企业成功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与2021年相比,分别增长87.61%、115.79%、49.35%。
二是推动研发创新。大力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通过转型升级,企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2023年,南安市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31.63亿元,同比增长18.60%;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达489家,增幅高达36.6%。2024年,累计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20项、同比增长110.53%,成交额达23247.86万元、同比增长90.41%。
来源:南安市政府办、泉州政务 编 辑 :尤逸群 一审:尤逸群 | 二审:黄种成 | 三审:蔡毅
来南安,何以成功?活动引发大讨论!你怎么看?突发,台湾地震!网友:泉州有震感!包好玩的!烟火、灯光秀、海鲜自由……奎霞岸•开渔旅游消费季今晚启航!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
最新发布!泉州汽车置换政策有变化
抢抓“再下南洋”新机遇!南安推动内外贸协调发展
“取个快递”损失10多万!接连有人中招,紧急提醒!
南安: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速看!泉州各学段开学时间就在……
今天,《泉州晚报》1版+3版关注南安!
问需于企精准帮,南安浇灌工业“倍增林”!
请注意防范!刚刚,南安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刚刚!南安紧急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