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科技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在5G通讯、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方面,甚至可以说,在部分领域内都明显超越西方科技水平。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美多次修改芯片等规则,导致台积电、ASML、高通以及谷歌等企业不能自由出货,在芯片、系统等技术方面断供,从而揭开了国内市场“缺芯”的遮羞布。
数据显示,国内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每年进口的芯片总额就超越万亿元,芯片自给率不足16%,尤其是高端芯片和芯片制造方面。
余承东都明确表示华为可以研发设计一流的芯片,但目前在国内却无法生产制造。这折射出芯片制造的难处。
4000亿元造不出仿制品,比芯片更“难心”,市场被美日拿走九成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还有比芯片行业更难心的,国内每年进口约4000亿元,市场被美日拿走九成,关键是,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性行业。
数据显示,国内的科研仪器市场基本上美日垄断,市场占比超过90%,国内厂商每年进口总额超56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000亿元。
相比芯片行业,虽然进口总额虽然低了一些,但国内厂商自研自产的科研仪器的市场占比仅为5%,相比芯片行业16%的自给率而言,科研仪器行业更难心。
关键是,国内厂商每年大量进口,总额约4000亿元,结果连仿制品都难以造出来。
如今,美不断修改规则,对国内厂商进行无端打压和限制,而科研仪器巨大的短板,一旦出现类似芯片行业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说科研仪器行业比芯片行业更难心,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芯片行业只要加大投资,国内厂商还是能很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例如,国内都能够量产14nm、N+1等工艺的芯片,只要国产先进光刻机出现后,芯片突破到10nm以下,更是不在话下,但科研仪器行业就不同了。
首先,科研仪器行业和芯片行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前者市场有限,主要针对科学家等,而后者主要针对的消费者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简单说就是,科研仪器是少数企业和科学家的需求,因为需求低,此类设备不可能大规模生产制造,从而导致客单极高。
相比之下,芯片需求巨大,各大厂商都能够批量生产制造,降低了成本。
数据显示,都是行业巨头,赛默飞2021年的营收仅为70亿美元,而台积电的营收超过560亿美元,足足相差八倍。
其次,科研仪器行业和芯片半导体设备都是重资产行业,但科研仪器行业有严格的国际认证标准,这一点是芯片行业所不能比的。
也就是说,即便是国内厂商大力投资研发,从基础做起,打破了美日垄断等,但由于国际认证等问题,毕竟,这些标准多数都美日等企业制定。
一旦美等采用类似芯片行业的做法,在规则或者认证等方面做文章,结果又是另外一番情况了。
当然,国内厂商在芯片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想要在科研仪器行业突破并非不现实。
但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时间等成本,还要让国内企业看到科研仪器巨大的市场价值。
同时,也需要得到相关市场等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国内企业投入到科研仪器市场,从而打破美日垄断的局面。
如今,国内厂商已经转变思路,正在抛弃买办思想,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相信不久的将来,国产科研仪器一定会蒸蒸日上,拿下更多市场,打破美日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