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科学发现暗能量竟在减少,宇宙之死或另有变数?
创始人
2025-03-25 10:40:47
0

3月19日,科学家们公布了一项重大观测研究成果——宇宙中的暗能量在过去45亿年中已经减弱了10%。这个重大发现是由坐落在亚利桑那州图森附近的基特峰国家天文台DESI望远镜,基于三年的观测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得出的。

DESI实际是一台暗能量光谱仪,而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膨胀,使星系加速远离彼此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在过去的理论中被假设为虚空中的固有属性,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因此是一个“宇宙学常数”,这个“常数”被用于宇宙标准模型。

暗能量从永恒不变的“常数”,突然发现并非如此,在过去45亿年间竟然减弱了10%,这个发现当然就惊人了,它不但对天文学界广泛接纳的宇宙ΛCDM模型提出了重大挑战,甚至可能影响到经典物理学的根基。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天文学家、苏格兰皇家天文学家凯瑟琳·海曼斯惊呼:“物理学家已经面临解释这个问题的挑战”。

所谓ΛCDM模型,是指一个包含暗能量C(Cold Dark Matter)、冷暗物质D(Dark Matter)和普通物质 M(Matter)的宇宙,前面的Λ则代表宇宙学常数(Cosmological Constant),通常与暗能量(Dark Energy)相关,它驱动宇宙的加速膨胀。这个宇宙模型早已成为科学界主流理论,被称为标准宇宙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大尺度结构和宇宙的演化。

在这之前,所有的观测(如超新星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都支持暗能量是宇宙学常数(Λ),即其密度不会随时间变化。但现在DESI 的研究结果暗示,暗能量可能随着时间在衰减,这与标准模型的假设相矛盾,不啻于在科技界释放了一颗核弹。

除了对标准宇宙模型的冲击,这次发现或许还隐逸着新的物理机制:如果暗能量的密度确实在变化,可能涉及到某种动力学暗能量模型,例如第五种力(第五作用)。也就是说,除了经典物理学中已经发现的四种基本力,即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可能还存在新的力主导着宇宙膨胀。而且,暗能量类似某种场(如“量子标量场”)的行为,而不是恒定的常数,其中的衰变原理也值得研究。

作为科普,我想读者们也不想过分深究这些深奥的理论问题,时空通讯就只说说这次发现,有可能对宇宙未来归宿的影响。

一直以来,科学界对宇宙的归宿有多种猜想,集中起来主要有四种可能:一是“热寂”说,二是“大撕裂”说,三是“大坍缩”说,四是“稳态说”。

一、热寂说(Big Freeze)

宇宙一直膨胀下去,或者即便速度放缓,还是继续膨胀,最终的结局就是热寂。所谓热寂,就是宇宙永远扩张,最终星系和一切天体变得极限稀疏,并渐渐熄灭,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所有物理过程停止,宇宙成为一个冰冷而死寂的虚空。

宇宙这种“死法”,预测寿命最长,将大于10^100年(至少 10 的一百次方年)。如果暗能量是宇宙学常数(Λ),即它的密度始终不变,那么宇宙将永远加速膨胀,最终进入“热寂”状态,其过程大致如下:

  • 10^11 年(1000 亿年),遥远星系因加速膨胀变得不可见,本星系群成为宇宙唯一可观测结构。
  • 10^14 年(100 万亿年),最后的恒星燃尽,宇宙进入“黑暗时代”。
  • 10^30年,黑洞蒸发(霍金辐射),宇宙几乎只剩虚无的基本粒子。
  • 10^100 年,所有物质彻底消失,宇宙接近完全熵死。
  • 如果暗能量的密度继续下降,但仍然保持正值(即仍然推动膨胀),那么宇宙的膨胀速度可能会降低,但不会完全停止。这样的话,星系之间仍然会相互远离,最终宇宙仍然进入“热寂”(Big Freeze),寿命可能更长。

二、大坍缩说(Big Crunch)

如果暗能量在减少,那么加速膨胀可能会减弱,甚至有一天可能逆转,导致宇宙重新收缩,进入“大坍缩”(Big Crunch)模式。这种理论认为,如果暗能量的密度下降得足够快,甚至最终变成负值(即暗能量不再推动宇宙膨胀,反而变成收缩的驱动力),那么引力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一旦引力开始超过膨胀的动力,宇宙的膨胀将停止,并开始收缩,星系、恒星、行星都会逐渐靠拢。最终,整个宇宙可能会坍缩回一个极端高密度、高温的状态,回归宇宙爆炸前的奇点。这类似于大爆炸的“逆过程”,甚至可能触发新的宇宙大爆炸,形成一个“周期性宇宙”。

宇宙这种“死法”,预测寿命约 10^11-10^12 年(1000 亿- 10000 亿年),其过程大致如下:

  • 10^11年(1000 亿年后),宇宙的膨胀完全停止,开始收缩。
  • 10^12年(10000亿年后),星系、恒星、行星、黑洞等所有物质被挤压回一个高密度状态。
  • 最终10^13年内(10万亿年内),宇宙可能塌缩回一个奇点,形成类似“大爆炸”的状态。

三、大撕裂说(Big Rip)

如果暗能量的密度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时间增加暗能量不断变强(即“幻影暗能量”模型Phantom Dark Energy),这是一种假设的暗能量形式,它的状态方程参数ω(即暗能量的压力与能量密度之比))小于1时,那么暗能量的斥力会不断增强,最终导致宇宙内的所有结构被撕裂。

宇宙这种“死法”,预测寿命约 10^9-10^10年(10-100 亿年),这是一种“最短命的死法”,其过程大致如下:

  • 10亿年后,星系被撕碎,恒星和行星无法维持稳定轨道。
  • 50-80亿年后,原子和亚原子结构被撕裂,物理定律失效。
  • 100亿年内,宇宙空间本身无限膨胀,时间和空间都被摧毁,物理法则全部失效。

四、稳态-膨胀停止说(Static Universe)

如果暗能量逐渐减少,并最终降为零,那么宇宙的膨胀速度会慢慢停止,进入一个“准稳态”。宇宙这种“死法”预测寿命约约 10^12-10^20 年(1 万亿年 - 1000 万亿年),其过程大致如下:

  • 宇宙膨胀趋于平衡,不再加速,但不会明显收缩。
  • 星系仍然存在,但随着时间推移,宇宙会变得更加冷漠和黑暗,宇宙可能仍然逐渐进入“热寂”,但速度比标准模型预测的要慢很多。
  • 黑洞和中子星最终主导宇宙结构,最终进入黑洞蒸发的阶段(10³⁰ - 10¹⁰⁰ 年)。

宇宙最终归宿,除了以上四种,还有“无限循环的振荡宇宙”与“有限周期的振荡宇宙”之说,是认为宇宙会经历收缩-反弹-膨胀的循环。前者是说收缩、反弹、膨胀不断循环,寿命无限,宇宙没有真正的起点和终点;后者是说宇宙可能只经历一次反弹,即它来自于之前的一个收缩阶段,但不会无限循环,而是在当前的膨胀阶段持续下去。这种“死法”或“不死”就不展开讲了。

现在,科学探测和研究确定暗能量并非恒定的常数,而是在过去45亿年间已经减少了10%,就可以断定宇宙终将停止收缩,最终走向大坍缩的归宿吗?科学界对此并没有一个结论,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观测和研究。

因为,迄今为止,暗能量的变化趋势尚不明确,DESI 的数据只是初步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未来的发展,很可能有如下趋势:暗能量密度并不会继续快速下降,那么宇宙仍然会保持膨胀,哪怕速度变慢;如果暗能量不是一个恒定的常数,而是一个随时间演化的场(如“标量场”),那么它的变化可能是周期性的,甚至可能在未来反弹,重新加速膨胀。

而且,现代宇宙学仍然不完全理解暗能量的本质。如果未来理论物理学发现暗能量与第五种力、额外维度、量子引力效应等相关,宇宙的演化路径可能比我们现在设想的更加复杂。

因此,需要建立更多独立的实验室,来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如利用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维拉·鲁宾天文台、罗曼空间望远镜等,来更精确地测量宇宙膨胀历史,检验 DESI 结果是否真实;还要进一步研究量子引力、标量场理论、第五种力等可能的新物理机制,寻找解释暗能量变化的新理论。

结论:DESI的研究数据虽然在研究宇宙暗能量问题上是一个重大突破,但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宇宙未来的走向依然是一个谜。科学永远是在路上,永远没有终点。但我们要相信的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人类将获知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不断接近真相。

有关宇宙的“生死”问题,对短暂的人类生命来说,实在是一个太“遥远”的问题。而且对于广袤的宇宙来说,地球连一粒尘埃也算不上,更别说寄生在地球上的人类了。因此有人可能会对探索宇宙归宿如此大的问题感到可笑,认为是吃饱了没事撑的。但人类虽然渺小,思维却无限,在有限的生命里了解一下遥远的未来,以拓展我们的眼界和胸怀,又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呢?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文章,请尊重作者版权,感谢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宁波朗迪取得网布烫边切割装置专...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朗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网布烫边...
富兴塑膜取得PVC塑膜压纹成型...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苍南县富兴塑膜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PVC...
美国拟2030年前在月球建成核... △艺术家描绘的月球上的电力系统。(图片来源:NASA) 当地时间8月5日,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交...
TTG3-1KSG,清清正反手... TTG3-1战胜KSG,终于结束了对KSG的连败。从EWC回来之后他们似乎变强了,清清证明了为什么萝...
中国电信视联网赋能基层治理 提... 近日,丰都县仁沙镇依托中国电信视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推动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上古OL》开发商被砍掉的《黑... 微软最近的大裁员砍掉了《上古卷轴OL》开发商备受期待的新IP(代号为黑鸟计划)以及Rare工作室的《...
山东科嘉电气:高效智能充电方案... 山东科嘉电气近日推出了两款创新充电设备,专为不同领域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这些设备分别...
科技前沿丨普通家庭何时能用上保... 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
泰科汽车取得油箱加油单向阀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芜湖泰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油箱...
当年吹爆Edge浏览器的我,现... 每位资深玩家,在对枪失败、团战暴毙后,都有一套神圣的仪式: “诶今天鼠标有点飘”、“这键盘键程不对”...
走出光伏同质化困境,BC生态圈... 来源:澎湃新闻 隆基绿能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李振国 同质化的红海厮杀,令光伏产业深陷恶性竞争泥潭。乘...
AL被打晕了?IG辅助抢大龙翻... ★游戏马蹄铁原创 AL对战IG第二局 IG无愧是现在LPL的人气王,流量王,他们的比赛不仅是明星选...
LOL:BLG被曝不是全华班,... Shadow护照是意大利的 在LPL赛区中,全华班自带流量和话题,像RNG、BLG这种主打全华班的...
紧盯AI人才,“鹅厂”招新,软... 8月6日,腾讯2026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本次招聘面向2025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毕业的大学生...
DOTA2 7.39d 更新深... 当看到 7.39d 的更新日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简单的数值微调,而是V社对当前版本生态的一次...
《仁王3》制作人访谈:保留硬核... 今年6月,《仁王3》发布了首支预告片,并宣布游戏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发售,登陆PlayStation 5...
青春好市 | 以手抵心,对话千... 当棕榈叶在指尖翻飞成灵兽,当大漆在掌心打磨出光华,当破碎的古瓷片在你手中重获新生...这不是遥远的传...
IDC:Q2中国消费级游戏本市... IT之家 8 月 6 日消息,市场研究机构 IDC 今天发文,披露了中国消费级游戏 PC 市场的数据...
小米手机欧洲市场份额首超苹果,... 【太平洋科技快讯】8 月 6 日,小米集团合伙人、小米集团总裁、部总裁兼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社交媒...
王者荣耀:夏侯惇喜迎加强,亚连... 王者荣耀本赛季已经进入中期,还没有拿到王者印记的小伙伴确实该抓紧时间了,毕竟到了赛季后半段上分难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