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进家门?家电企业不同意
创始人
2025-04-17 08:21:38
0

文 | 具身研习社,作者 | 吕鑫燚,编辑 | 狄鑫彤

想象一下,在你家里有一个人形机器人,它拿起吸尘器、扫帚在屋里干活儿时,旁边的扫地机器人会想什么?

恐怕心里正缓缓打出一个“?”

这场颇具黑色幽默的技术展演,来自海外多个用户自发上传使用人形机器人的视频,视频中人形机器人手握吸尘器清洁地面,看似未来已来的背后,引发了多维度探讨:

1.究竟是技术发展跑偏还是落地理念出现误差,为何一个集前沿技术于一体的集大成者(人形机器人)会出现应用时的本末倒置?

2.demo视频中展现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当“管家”的赛博生活时,家电企业又该如何在产业新竞赛中找到生态位?

第一个问题萦绕在人形机器人落地的发展曲线中,其掀开的是C端应用不仅路线不够清晰,且低估了人形机器人真正应用价值的商业化“背阴面”。

诚然,现阶段C端应用仍处于“概念阶段”,距离落地需要产业多方共建多年才有望将demo变成现实,但该问题指向的或许是人形机器人在探索C端的出发点便出现了错位,当百亿级甚至千亿级参数大模型赋予人形机器人感知、交互能力之际,其加强的是人形机器人“指挥官”属性,而非“执行者”属性,家用场景需要的不仅是能干活的机器人,更是能做出智能决策的保姆。

第二个问题则更为棘手,那句“打败你的不是同行而是时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家电行业经过多年浪潮迭代下,行业格局早已趋于稳定,就连相对较新的清洁机器人赛道都已经形成固定竞争态势。原本巨头林立的行业,因跨界新产品的强势冲击,或将改写未来发展走向。大方向逐渐明朗下,彼时不变不跟进,恐成时代的眼泪。

于是,家电企业坐不住的故事上演了。推人形机器人、发具身智能产品进行场景验证等新动作层出不穷,将场景话语权塑造成最强竞争力。

两大问题共指向同一个现状:人形机器人引发的震动不过是冰山一角,其真正价值不是通过取代现有设备,而是重新定义"智能"的价值坐标系。在这场演进中,人形机器人和家电行业需要找准各自生态卡位。

家用场景究竟需要什么能力?

有关人形机器人进家门,业内分为两种声音:

其一,部分企业为“递进派”,该派系认为C端是最终导向,但由于非结构化场景和非标准化执行及指令不清晰的场景特点,导致其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难以满足。因此,商业化路径中B端(工业场景)是核心方向也是“跳板”,在B端进行规模化训练后反哺技术迭代,才有望敲开大门。

其二,“并行派”认为工业场景和家用场景底层逻辑并不相同,工业的低容错率要的是高标准化的精细操作且要保证稳定性;家用场景的容错率更高,虽然身处非结构化场景,但执行任务的底层逻辑相通,基于泛化水平的提升,人形机器人能在短时间内胜任家用场景中多个任务环节,并打通复杂任务的执行流。

在具身研习社看来,两种声音代表的是不同出发点,前者尊重技术演进逻辑,后者则是回归场景本质,暂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当我们想窥见未来时,更短的路径或许在于拆解落地场景。

首先,人形机器人的最大特点在于“通用”,其有能力解决非标任务,相对标准化的工作任务如日常清洁等任务,弱化了人形机器人应用价值。叠衣服、收纳等非标任务流、复杂物体等属性的场景才更适合人形机器人解决。

这一点透过当下各家人形机器人厂商开始自研大模型,以期胜任长序列复杂任务技术的发展路线就能看出。智元机器人和Pi合作,重点便是围绕动态环境下的长周期复杂任务技能,可以完成具有生物运动特征的围巾佩戴任务。先观察镜子中围巾、头的位置,完成初始佩戴,然后根据两侧长度,进行适当调整,并执行“围”的螺旋缠绕动作。

图片来源:智元机器人

在智元披露的视频中,机器人能在保持动作柔顺性和位姿稳定性的情况下,完成倒酒、点单、擦桌子、打包垃圾等服务场景和生活场景中的常见任务。

自变量机器人发布的国内首个全自研长序列端到端通用具身大模型,攻克了柔性物体复杂形变与随机状态的难题。在晾衣服场景中,通过高精度视觉与双臂紧密配合完成袖口整理等精细动作,动态调节刚柔交互实现无序衣物平整化。换纸贴标时,精准把控柔性纸张,既保证不整齐纸张的完整剥离,又避免过度施力导致的破损。

虽然将复杂技术提上日程,但目前业内面临的情况是,对于“长周期”和“复杂任务”的标准不同,导致难有横向对比。标准的缺失并不利于该技术方向长效发展。

其次,从家电企业或者是科技企业全屋智能业务的发展中可见,当下风向朝着“交互”努力,能干活的机器已经比较成熟,而能和人产生交互,如语音控制才是重心。小米全屋智能中“小爱”和百度生态的“小度”,都是该逻辑的产物。

由此可见,人形机器人进家或许并不是取代机器(扫地机、洗碗机)而是充当“管家”,指挥部署机器任务并实时反馈给人类。更理想的状态,或许是将主动感知做到极致,将被动执行化为主动找任务,通过视觉模型和感知系统及时发现家中工作并解决。

无论是从人形机器人的技能点出发,还是从场景诉求审视,都可看出未来人形机器人进家门,取代的或许不是电器,而是以“通用”补齐家用场景的工作任务,以“管家”指挥甚至提前筹备工作任务流。

两条腿走路,家电厂的“反击战”

人形机器人厂商的demo视频越精彩,隔壁厂的家电制造商就越着急。正如那句“秦王警惕读书者,而灭秦者刘项不读书”一般,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竞争者”是什么身份。

但这位“竞争者”带来的,并不完全是硝烟味。其一,人形机器人作为AI最佳硬件载体,能以具身的形式理解感知世界,其代表的是技术拐点已经出现,这套理论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通过硬件构型不同,瞄准场景不同,将原本工具属性的机器变成有感知的具身智能产品;其二,家电企业AI化的探索已有多年,其具备一定技术底座,能有差异化的先发优势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从第一点来看,自2024年末,清洁机器人厂商和老牌家电巨头厂商都纷纷推新品,基于家用场景开发了形色各异的多款具身智能产品。如追觅安装仿生机械臂的扫地机器人新物种,通过搭载“具身大脑”和硬件模块,突破扫地机器人的作业能力边界。

一目科技将机械臂、灵巧手装进了洗衣机里,让洗衣机从单一“洗、甩”任务,升级到能抓取各种柔性物品,配以专用于衣物洗护识别的AI多模态模型,加强洗衣机的“感知能力”。该款产品有望实现无需人工操作的衣物分拣、洗涤、脱水、晾晒的全流程洗衣。

海信以“单品”为切入点,通过“AI之眼”让家电“看懂”需求,拥有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该产品将搭载冰箱、洗衣机、电烤箱、抽油烟机等家电。

海信家电集团总裁胡剑涌表示,科技要以人为本,家电AI它应该有感知温度的“皮肤”,有洞察食物新鲜度的“眼睛”,有辨别空气质量的“鼻子”,它也应该非常地聪明,非常地懂你,他更应该是一名无所不知、无时不在的专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更简单。海信推出了AI空气管家、AI洗护管家、AI美食管家等新品。

从第二点来看,虽然人形机器人落到家用场景还需很长一段距离,但并不妨碍家电厂的决心。

海尔联合乐聚机器人,推出了国内首款家庭场景人形机器人Kuavo,能跳跃,适应多地形行走。在工作能力上,它可以洗衣,浇花,插花,晾衣服等操作。

图片来源:海尔

美的人形机器人能握手、比心、跳舞、打螺丝,在交互侧可以听懂语音指令并执行任务。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们现在的策略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推进家电机器人化,使相对短期的落地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深挖应用场景,希望在未来,人形机器人能够应用在工业制造场景以及商业应用场景上。”

家电厂做人形机器人具备场景优势,这条线的本质其实和家电具身智能化相差无几。都是依托于多年深耕真实用户场景和用户偏好,叠加技术拐点已至,进而衍生出新产品曲线。但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考验的是软硬一体协同进化的能力,硬件尚有成熟解决方案,软件则更需要企业深化内功。

从向阳面来看,人形机器人的出现给各行各业都敲响了警钟,没有成熟的行业、没有稳定的格局,技术不断迭代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技术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家用场景所暴露的问题,本质上是萦绕在人形机器人落地环节的疑云。

新生产力走到规模化应用前夕,势必会带来短期动荡时刻。技术成熟度与用户需求间的鸿沟、产业链协同的磨合成本、真实场景痛点和技术能力的错位、商业模式的验证周期、不同类型产品应用的磨合,均需时间沉淀。

其指向了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场景的“水土不服”或将持续,唯有逐一攻克高昂的成本、有限的任务泛化能力、隐私与安全争议等,才有望渡过阵痛期。

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探索,更像是“登山者适应高原反应”的过程:厂商需要反复校准技术路线,家电企业需在场景适配中寻找平衡点,用户则需逐步建立对新兴品类的信任。

但历史经验表明,颠覆性技术的价值往往在长期实践中显现。正如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并非一夕之间,人形机器人与家电设备的共存关系也将经历从“功能叠加”到“生态融合”的渐进式演变。家电企业的“两条腿走路”策略,正是这一逻辑的具象化——既通过具身智能产品抢占短期市场,又为人形机器人预留技术接口,为未来全屋智能的“神经中枢”埋下伏笔。

未来,人形机器人未必是扫地机或洗衣机的替代者,而可能成为连接全屋设备的“超级节点”,通过感知、决策与协作能力,激活家电群的协同效应。这一过程中,家电企业与机器人厂商的竞争边界将愈发模糊,取而代之的是跨行业技术标准共建、数据互通协议、场景共享生态等深度合作。

技术浪潮从不因短期质疑而停歇,亦不因激进追捧而加速。

给人形机器人以时间,本质是给产业以容错空间、给创新以试错机会。当“替代叙事”转向“共生叙事”,家电与人形机器人的关系将不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共同拓展家庭场景智能化的可能性边界。或许数年后回望,今天的争议不过是智能家居进化史中一次必经的“校准”——毕竟,真正的未来,从来属于那些既敢仰望星空,又愿躬身耕耘的长期主义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宁波朗迪取得网布烫边切割装置专...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朗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网布烫边...
富兴塑膜取得PVC塑膜压纹成型...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苍南县富兴塑膜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PVC...
美国拟2030年前在月球建成核... △艺术家描绘的月球上的电力系统。(图片来源:NASA) 当地时间8月5日,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交...
TTG3-1KSG,清清正反手... TTG3-1战胜KSG,终于结束了对KSG的连败。从EWC回来之后他们似乎变强了,清清证明了为什么萝...
中国电信视联网赋能基层治理 提... 近日,丰都县仁沙镇依托中国电信视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推动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上古OL》开发商被砍掉的《黑... 微软最近的大裁员砍掉了《上古卷轴OL》开发商备受期待的新IP(代号为黑鸟计划)以及Rare工作室的《...
山东科嘉电气:高效智能充电方案... 山东科嘉电气近日推出了两款创新充电设备,专为不同领域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这些设备分别...
科技前沿丨普通家庭何时能用上保... 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
泰科汽车取得油箱加油单向阀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芜湖泰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油箱...
当年吹爆Edge浏览器的我,现... 每位资深玩家,在对枪失败、团战暴毙后,都有一套神圣的仪式: “诶今天鼠标有点飘”、“这键盘键程不对”...
走出光伏同质化困境,BC生态圈... 来源:澎湃新闻 隆基绿能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李振国 同质化的红海厮杀,令光伏产业深陷恶性竞争泥潭。乘...
AL被打晕了?IG辅助抢大龙翻... ★游戏马蹄铁原创 AL对战IG第二局 IG无愧是现在LPL的人气王,流量王,他们的比赛不仅是明星选...
LOL:BLG被曝不是全华班,... Shadow护照是意大利的 在LPL赛区中,全华班自带流量和话题,像RNG、BLG这种主打全华班的...
紧盯AI人才,“鹅厂”招新,软... 8月6日,腾讯2026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本次招聘面向2025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毕业的大学生...
DOTA2 7.39d 更新深... 当看到 7.39d 的更新日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简单的数值微调,而是V社对当前版本生态的一次...
《仁王3》制作人访谈:保留硬核... 今年6月,《仁王3》发布了首支预告片,并宣布游戏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发售,登陆PlayStation 5...
青春好市 | 以手抵心,对话千... 当棕榈叶在指尖翻飞成灵兽,当大漆在掌心打磨出光华,当破碎的古瓷片在你手中重获新生...这不是遥远的传...
IDC:Q2中国消费级游戏本市... IT之家 8 月 6 日消息,市场研究机构 IDC 今天发文,披露了中国消费级游戏 PC 市场的数据...
小米手机欧洲市场份额首超苹果,... 【太平洋科技快讯】8 月 6 日,小米集团合伙人、小米集团总裁、部总裁兼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社交媒...
王者荣耀:夏侯惇喜迎加强,亚连... 王者荣耀本赛季已经进入中期,还没有拿到王者印记的小伙伴确实该抓紧时间了,毕竟到了赛季后半段上分难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