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11.0A-通感一体赋能数字低空网络白皮书
报告共计:96页
《11.0A通感一体赋能数字低空网络白皮书》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发布,深入探讨通感一体技术在数字低空网络中的应用,涵盖技术需求、发展现状、关键技术、标准化影响及试验验证等方面,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全面指引。
1. 数字低空网络对通感的需求:低空经济发展迅猛,在政策支持下,全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将大幅提升。其发展依赖通信、导航、感知、管理四大技术,通感一体技术能为低空飞行器提供精准服务。在快递物流、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场景,通感一体技术可实现路径规划、环境感知、数据传输等功能,提高效率、保障安全。
2. 通感一体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在国际电信联盟、3GPP等组织推动下,通感一体技术在标准化和研究应用方面取得进展,定义了相关概念、场景和指标。然而,该技术在数字低空领域面临通感融合理论缺失、低空立体覆盖不足、感知精度受限、感知可信性不足和全局干扰复杂等挑战,制约其发展与应用。
3. 通感融合理论:构建通感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通信、感知及通感一体性能指标,引入等效均方误差等指标统一量化评估。采用分段级联的方式进行感知信道建模,结合环境建模方法与环境表征算法等多模态融合理论,为通感一体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4. 低空通感一体架构及关键技术:数字低空整体架构涵盖支撑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及终端。通感架构包括通感整体架构和感知功能架构,引入数据面提升数据处理效率。通过双波形设计、波束管理等技术提升覆盖能力;优化波形设计、采用高性能接收算法等提高感知精度;利用智能超表面感知、杂波抑制等技术提升感知可信度;采用干扰协调、功控等技术抑制干扰。
5. 通感一体标准化影响:通感一体技术对标准化产生多方面影响,如参考信号设计、TDD帧结构配置、资源抢占与回避以及信令交互等,为系统标准化部署提供技术支撑,确保不同设备和系统间的兼容性与协同性。
6. 低空通感试验验证:多家公司在室内外进行验证。室内验证模拟场景测试性能,外场验证涵盖低频和高频,低频验证无人机业务速率和感知性能等,高频完成多无人机测试,验证技术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技术从理论走向应用。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96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