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印度月船4号要取5公斤月壤?超嫦娥采样量2倍,比中国更先进?
创始人
2025-05-16 17:40:40
0

每次中国航天有成就,第二天100%印度就要宣布自己的“未来计划”,

中国的嫦娥六号从月亮背面带回了2公斤的月壤,作为全世界独一份的珍贵样本,各国争相申请。

印度紧跟中国,声称自己要在2028年发射月球4号,采集3到5公斤的月壤,给中国来一招弯道超车。

印度这是拼命在各方面都要给中国对标,想把自己塑造成大国强国,但是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容易。

印度的登月之旅十分坎坷:月船1号失联,2号失败,3号终于发射成功,没想到走了一百米就睡着了。

月船三号着陆之后没走多远就遇到了一个大坑,于是印度地面的控制系统,遥控它慢慢的绕开了大坑。

然而这一耽误就是五天,登月五天之后,月船三号终于走了100米,但是这个时候它已经耗尽了能源,要原地睡觉休息。

等19天之后,太阳光再次照射到探测器所在地区,月船3号才能开始充电,然后继续工作。虽然简陋,但月船三号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印度月船系列最大的优点就是预算低,花钱少,以花小钱办大事为第一目的。月船四号面前还有很多个问题需要解决。

如果想要完成大量月壤的采集,保证火箭的运载和返回,火箭的部件就会变多,重量就会上升,发射器的推力就尤为重要。

中国“长征五号”火箭,能一口气把8.3吨重的“嫦娥六号”探测器直接送上奔月轨道,干脆利落,一步到位。

由于印度最厉害的火箭LVM-3单次送不了月船四号那么重的大家伙去月亮,任务只能拆成两次发射。

他们计划先发一部分到地球轨道,再发另一部分去对接,然后组合飞向月球。这个方案能不能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

月船四号现在还在制造设计阶段,很多关键技术,据公开信息显示,要么刚开始研发,要么还没在太空里真正试过。

“月船四号”的设计改来改去,比如改燃料箱,也是为了省那么一点质量,在现有火箭能力下挤出更多可能。

印度由于经济原因吗,过度追求低成本,现在已经准备把一部分的工作外包给私人企业,并号召欧美的印度人还有印度工程师们,积极建立民间火箭公司。

他们不仅想要模仿中国,还想要模仿马斯克探测器的最终目标是完成任务,仅仅便宜是不够的。

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否携带仪器工作,以及能否实现预定目标。

月船四号还想在月面加热分析部分样本再带回来,这种处理方式怎么保证样品不受污染、封装过程密闭可靠?

比如月面样品分析设备,怎么做到轻巧又准确?比如复杂的采样、封装和返回系统,这些都还有待攻克。

中国为了“嫦娥六号”去背面挖土,他们提前几个月就把“鹊桥二号”中继星放好了,没了它,在月背采样根本没法跟地球通信。

上月球,去月球背面不是单个火箭可以做到的,需要一整个卫星系统的配合。印度已经在这个方面吃过大亏。

月船二号”眼看就要成功了,最后还是失联坠毁,印度媒体自己分析,可能是系统故障或者电力不足。

搞深空探测,自己的测控网络得够强才行,这方面印度还需要追赶。

对于地形更复杂、通信更难搞的月球背面着陆,“月船四号”所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大。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关键技术上的绊脚石,绕不过去。

至于探测器从月球返回地球时的高速再入,印度唯一一次参考是2007年的试验,那速度比月球返回慢多了,结果还不幸解体了。

嫦娥六号月球极端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返回地球时,成熟的防热材料和气动外形设计让返回舱顺利闯过了高速再入大气层的“鬼门关”。

着陆时,面对地形极为复杂的区域,它竟然能精准软着陆,这一切,背后是远超月船四号预算的巨额研发投入和无数次地面模拟测试的积累。

印度也有自己的一整套打算,看着也挺热闹,除了“月船四号”,还要搞新一代大火箭、去金星的探测器,甚至琢磨着2035年建自己的空间站,能住三四个人。

他们把“月船四号”任务本身,也赋予了为印度在204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积累关键技术的使命。

不过,就像他们自己的载人飞船都推迟了好几次,最早也得2025、2026年才能首飞一样,这些宏大目标什么时候能变成现实,路还有多长,都还存在不少问号。

印度“月船四号”喊出的那个5公斤采样目标,跟中国“嫦娥六号”已经从最难搞的月球背面,实实在在挖回来近2公斤样品摆在那儿,这就是眼下最真实的对比:

从更宏观视角看,印度探月的起伏折射出发展中国家科技崛起的典型困境——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如何平衡技术突破与政治宣示。

月船3号的闪光时刻固然值得尊敬,但航天史的规律表明,唯有持续投入基础研究、完善工业链条,方能在星辰大海的征程中走得更远。

当印度工程师在班加罗尔调试月船4号原型机时,中国西昌发射场已开始组装嫦娥七号的极区探测模块,这场跨越38万公里的竞赛,终将由硬实力而非宣传噱头决定胜负

嫦娥已经带着月球的“信”,成功回了家,让全世界都竖起了大拇指。而月船的征程还在路上,前方有机遇,更有无数技术难关等着去啃。

真正的较量,不是谁在发布会上说得漂亮,而是在火箭点火那一刻,在探测器稳稳落月那一刻,在每一个关键技术突破的那一刻。

紧跟中国,印度也要“三步走”登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19

印度登月“路难行”:月船1号失联,2号失败,3号发射了

光明网

2023-07-14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让图书馆翻开“新一页” AI让图书馆翻开“新一页” “今天天气好,我以为多数家庭会选择户外出游,没想到带孩子来看书的还真不少...
恩扬电器取得一种直流接触器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恩扬电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直流接触器...
格力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天才还是赌徒?23岁的Asch...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察Beating,作者:EeeVee,...
格力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老板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老板电器(00250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美亚光电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美亚光电(00269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数博人物】甘识玄:以大数据赋... “贵阳贵安数据产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数博会‘请进来’,更要让本土数据企业有机会‘走出去’,拓展广阔的全...
微软加速量子安全密码学算法集成... 来源:至顶网 在量子安全计划(QSP)推出两年后,微软正稳步推进将后量子密码学(PQC)算法集成到其...
东莞嘉丰机电取得阶梯式物料货架... 金融界2025年8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嘉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阶...
国奖风采录丨淮阴师范学院顾许钦... National Scholarship 国奖风采录 顾许钦,男,汉族,2003年1月生,中共党员...
全新四人合作射击游戏《Rogu... Team17 与 Crowbar Collective 今日首次公开了旗下全新四人合作射击游戏《Ro...
探秘郴州大峡谷,发现大自然的魅... 在炎炎夏日里,有一处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绝美景点,那就是郴州大峡谷。据说这里是大自然的杰作,展现着无与伦...
企业AIGC培训课程的核心定位... 企业AIGC培训课程:核心定位与战略价值的深度解析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以前所未有的速...
SD-WAN连接德国:ERP延... 一、案例深度解读:蒂森克虏伯的SD-WAN数字化转型 1. 背景与挑战: 蒂森克虏伯作为全球领先的工...
卡牌大师模拟器?《就是个卡牌游... 由Superita开发的独立游戏《A game about cards》近日确认了中文名——《就是个...
官方下场开透视?《坦克世界》2... 作为一名老车长,听说《坦克世界》要上科隆游戏展,那我肯定是不睡觉也要等。结果真没让我失望——属实被《...
三星宣布以AI为核心的“203... 【CNMO科技消息】8月21日,CNMO从韩媒获悉,卢泰文正式成为三星电子DX部门负责人并主持"20...
VCTCN:happywei手... 2025VCTCN第二赛段季后赛败者组第二轮,XLG 2-1淘汰AG挺进败者组半决赛,同时XLG锁定...
折叠屏手机逐渐从高端向主流消费... 历经几年发展后,折叠屏手机技术、生态、市场日益成熟,价格也逐渐下探。 8月21日,荣耀发布新款小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