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 ‘技术研发—场景落地—生态闭环’的良性循环,兼具规模增速与质量提升……”
如果让DeepSeek点评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能够得到上述回答。
不得不说
DeepSeek总结的很精辟
如DeepSeek所言
近年来
人工智能相关上下游产业
在南沙不断取得新突破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南沙AI有“两把刷子”!
发力人工智能,今天,南沙又将有大动作——
5月26日,南沙将汇聚海内外各领域顶尖力量举办 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并以此为契机 发布最新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推动一批人工智能项目及基金签约落地,全方位升级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大湾区乃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从自动驾驶到大模型
从计算芯片到智算中心……
让我们用一组海报
重新认识一下南沙AI产业!
👇👇👇
小马智行
累计超4500万公里
全球自动驾驶路测里程
小马智行于2017年落户南沙。其技术核心是“世界模型”和适用于不同车型及场景的“虚拟司机”,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自动驾驶货运服务(Robotruck)、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领域,为市场提供技术方案和产品服务。2018年,小马智行推出中国首个Robotaxi服务,随后成为 中国首家取得北上广深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的自动驾驶公司。
目前,小马智行拥有超250辆Robotaxi及190多辆Robotruck,已累计超4500万公里的全球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其中全无人驾驶路测里程近500万公里。2024年11月27日,小马智行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创下2024年美股自动驾驶最大IPO。
奕行智能
自研RISC-V计算芯片
加速推出
助力“中国芯”崛起
奕行智能成立于2022年,并将南沙作为全国的唯一总部,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先进的AI计算架构和高效能并行计算解决方案的通用AI计算芯片公司。
今年年初,奕行智能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次融资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即将推出的RISC-V计算芯片的量产、市场拓展与完善软硬件生态,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RISC-V的开源性和非专有性,使其成为我国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的关键选择。奕行智能RISC-V计算芯片的加速推出,也将为“中国芯”的崛起贡献力量。
奥飞数据
全球70+算力集群储备算力
规模超20万P
奥飞数据是国内领先的算力技术综合服务提供商,其业务遍布中国40多个城市及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投资超70个算力中心及大型跨国超高速通信传输基础设施,储备算力规模超20万P(1P=每秒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
作为算力基建领军企业之一,奥飞数据服务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360、快手等众多头部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业务涵盖算力基建、网络安全、智能运维、数字集成、新能源、元宇宙等领域,是国内首批获得“碳中和”认证的算力技术综合服务提供商。
蘑菇物联
AI+IoT技术
为全社会累计节省
超27亿度工业用电
蘑菇物联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聚焦工业能源消耗场景的工业AI科技公司,致力于将AI+IoT技术融合应用于通用工业设备,推动设备智能化。其自主研发智能软硬件、云平台服务、工业AI大模型,为工业设备产业链创造可测量的价值。
目前,蘑菇物联已服务的工业企业覆盖超60多个行业,已服务通用工业设备产业链上超5500家企业,其中包括美的集团、国药集团、华润三九、中集集团、隆基绿能、云南白药、吉利集团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及中国500强企业。
在公辅能源车间灵知AI这一领域,蘑菇物联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将降本增效落到实处,已为全社会累计节省超27亿度工业用电,相当于减少144.8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已入驻人工智能类
初创企业(项目)超17家
作为大湾区科技创新重要的新兴力量,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强劲实力,培养具备过硬专业技能、拥有跨学科能力及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与应用型人才。
去年,广州市科技局、南沙区人民政府和学校合作共建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围绕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多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及香港科技大学两校已有一定成果积累的领域,组织相关创业项目和研发团队(实验室)入驻孵化。截至目前,基地已入驻企业(项目)逾30家,其中人工智能类企业(项目)超17家。
基金支持方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广州产投集团设立10亿元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化母基金,用于推进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在内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并牵手数家创投基金机构。
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
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超300万标箱
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是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该码头目前拥有158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水平运输智能导引车(以下简称“IGV ”),是国内单一码头最大的IGV车队系统。
区别于现有自动化码头的磁钉导航方式,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的IGV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激光雷达SLAM、视觉SLAM和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相结合的导航方式。同时,使用新一代人工智能AI技术促使港内集卡升级为IGV,基于5G通信技术实现“无人运输”。
工程全面竣工验收首年,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300万标箱,同比实现翻番。今年一季度,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实现良好开局,完成集装箱同比增长41.42%,创下开港以来单季新高,成功迎来首季“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