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创造出世界首批基因改造蜘蛛
创始人
2025-06-04 18:21:29
0

德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创造出世界首批基因改造蜘蛛,可吐出荧光蜘蛛丝,强度超钢铁5倍且能稳定发光500小时,将开启手术缝合线、智能织物到彩虹色环保材料的革命性应用。据了解,这些蜘蛛并非辐射突变,只是基因被改造,部分天生无眼,部分能吐红色荧光丝。

创造了全球首例基因编辑蜘蛛纪录

有望推进材料科学领域发展

在生物科技领域,一项足以改写材料科学历史的突破性成果于近日震撼问世。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功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让普通家隅蛛吐出了自然界从未出现过的红色荧光蛛丝。这项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不仅创造了全球首例基因编辑蜘蛛的纪录,更标志着人类在功能性生物材料研发道路上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首次证明该基改技术可用于整合特定序列,实现蜘蛛丝功能化,有望推进材料科学领域发展。

蜘蛛出现于4亿年前,已知种类超5万种,圆网蜘蛛就至少能吐7种丝,各具用途与特性,部分强度可媲美钢铁。然而,因蜘蛛具攻击性且独居,难以像蚕一样饲养,大规模生产蜘蛛丝困难重重。尽管人工合成蜘蛛丝技术渐趋成熟,但研究团队认为,直接在活体蜘蛛中修改丝蛋白基因,仍有独特价值。

研究人员选择常见蜘蛛,从“基因剔除”入手,挑选与眼睛发育相关基因,将基因编辑成分注入麻醉母蜘蛛腹部,使其与受精卵融合,孵化出不具眼睛的小蜘蛛,证明编辑成功。之后针对蜘蛛丝主成分蛋白进行“敲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操作,部分小蜘蛛产出的丝会发红光,表明外来基因成功嵌入丝蛋白。

这不仅是颜色的改变

更是材料功能的质变

研究团队负责人谢贝尔教授带领的跨学科小组,经过五年系统性攻关,最终攻克了节肢动物基因编辑的技术壁垒。他们创新性地设计出含有CRISPR-Cas9系统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特制纳米溶液,通过改良的显微注射技术,将这套“基因剪刀”精准导入未受精雌蛛的卵囊。实验数据显示,经过编辑的蜘蛛胚胎有23.7%成功发育为能稳定表达荧光蛋白的个体,这些蜘蛛在普通光照下与同类无异,但在紫外线下却会吐出令人惊艳的红色荧光蛛丝。

“这不仅是颜色的改变,更是材料功能的质变。”谢贝尔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质谱分析显示,荧光蛋白已与蛛丝蛋白形成稳定的共价结合,且不影响蛛丝原有的力学性能。经测试,这种工程蛛丝的拉伸强度达到1.5GPa,韧性超过钢铁的5倍,完全保留了天然蛛丝“强度重量比超越凯夫拉纤维”的传奇特性。更令人振奋的是,荧光特性在连续光照500小时后仍保持90%以上的稳定性,这为解决生物材料耐久性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这项突破的技术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

其一,首次验证了CRISPR技术在节肢动物生殖细胞中的可操作性,为研究昆虫、甲壳类等无脊椎动物开辟了新途径;

其二,建立了蛛丝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直接关联研究方法,通过荧光标记可实时观测蛋白质折叠过程;

其三,开创了“活体生物工厂”的新模式,相比传统的微生物表达系统,蜘蛛自身就能高效合成结构复杂的蛛丝蛋白。

应用前景广泛医疗、军工、时尚产业等都有涉及

在应用前景方面,研究团队已绘制出明确的技术路线图。医疗领域,荧光蛛丝可作为生物兼容的手术缝合线,其降解时间可通过编辑不同蛛丝蛋白比例来精确调控;军工领域,掺入特殊金属离子的蛛丝有望制成兼具柔韧性和导电性的智能织物;更令人期待的是,通过导入不同荧光蛋白基因,未来可批量生产彩虹色系的工程蛛丝,为时尚产业提供可持续的环保材料。据透露,该团队已着手开发含有生长因子结合位点的蛛丝变体,目标在三年内实现神经导管等高端医疗产品的商业化生产。

这项研究也引发了生物伦理方面的讨论。牛津大学生物伦理学中心霍华德教授指出:“在肯定科学价值的同时,需要建立针对基因编辑无脊椎动物的伦理审查框架。”对此,谢贝尔团队回应称所有实验蜘蛛均在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封闭培育,且经过基因驱动技术处理确保不会野外繁殖。德国联邦生物技术管理局已对该项目启动特别评估程序,预计将在六个月内出台相关技术标准。

从技术细节来看,研究团队克服了三大关键挑战:首先是突破了节肢动物胚胎显微注射的技术瓶颈,开发出二氧化碳麻醉配合精密定位的递送系统;其次解决了外源基因在蛛丝腺体中的特异性表达问题,通过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实现了精准调控;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使荧光特性能够稳定遗传至后代。这些技术创新为其他无脊椎动物的基因编辑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模板。

产业界对此反应热烈。全球最大生物材料公司BASF已宣布与拜罗伊特大学达成战略合作,首批投资2亿欧元建设蛛丝产业化研究中心。分析师预测,到2028年工程蛛丝市场规模可能突破50亿美元,在替代合成纤维、智能纺织品、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我国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专家表示,该成果标志着生物材料开发从“提取改良”进入“设计创造”的新纪元,建议国内科研机构加强在节肢动物基因编辑领域的布局。

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们还发现一个意外收获:荧光蛛丝表现出独特的光子晶体特性,能选择性增强特定波长的荧光发射。这种“生物光子学”效应为开发新型光学传感器提供了灵感。团队下一步计划将量子点编码技术与蛛丝蛋白结合,探索其在信息存储领域的应用可能。正如《科学》杂志评论指出,这项突破不仅照亮了生物材料的未来,更在合成生物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地带点燃了创新的火炬。 综合潇湘晨报、厦门日报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像PS3游戏!数毛社称Swit... 近日,FromSoftware旗下备受赞誉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艾尔登法环:褪色者版》宣布将登陆任天堂...
怎样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 王涛 在深圳某小学科学教育的课堂上,学生正在汇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应对城市内涝”这一真实问题的解决...
自转旋翼机,带我飞蓝天 ■ 本报记者 李茸 见习记者 孔玉叶 近日,10架全新载人自转旋翼机在平湖市华湖(浙江)航工科技有限...
兴矿能取得移动式洗煤设备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贵州兴矿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全网爆火的DeepSeek「U... NVIDIA PTX ISA(并行线程执行,PTX 指令集)文档里面早就已经出现了 .ue8m0 这...
邹城大鹏电力取得电力工程建设用...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邹城大鹏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
安徽印发通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2... 安徽省人民政府日前正式印发《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2.0 版)》(以下简称“政...
捕捉“幽灵粒子” 江门中微子实... 记者8月26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 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 在广东省...
科技赋能文化 山西文博会硬核科... 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25日电(记者 杨静) 8月21日至25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山西太原...
福莱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福莱特(601865)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全球首个!我国江门中微子实验正... 8 月 26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宣布,2025 年 8 月 26 日,江门中微子实验(...
第十飞再受挫,“星舰”前景难料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于当地时间24日傍晚宣布取消“星舰”超重型火箭的第十次试飞,原因...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实探上海张江... 记者实探。 在上海浦东张江,有一片约1平方公里的土地,汇聚了人工智能企业成长壮大需要的各种养料:国内...
恒鑫包装取得电子业用缠绕膜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恒鑫包装(中山)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
智元机器人等入股无界智慧 后者...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无界智慧(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
中微半导涨4.00%,成交额7...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25日,中微半导涨4.00%,成交额7.28亿元,换手率13.29%...
华为星河 AI 高算效数据中心... IT之家 8 月 25 日消息,在 2025 中国算力大会期间,智能计算创新发展论坛举办。华为数据通...
智算开放互联OISA生态共建战...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8月23日,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之江实验室、...
原创 先... 原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5年第5期专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题“高端制造的现状与未来思...
5G+哈工大:赋能工业制造,打... 在工业制造领域,大型装备生产线的建设长期面临周期冗长与管控精度不足的难题,这一挑战促使业界加快数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