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里这项绝活,在直播间“重生”
创始人
2025-06-12 14:09:41
0

“黄风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

游戏《黑神话:悟空》里,戈壁滩上枯枝孤树,满目苍凉。陕北说书的调子陡然响起,三弦一拨,甩板一打,“无头僧”将故事缓缓道来,这一幕深深刻在玩家们的心中,

这门诞生在黄土高原的非遗,如今正借助短视频与直播等形式,焕发新生。

上头

5月底的延安夏夜,白天的暑热渐渐褪去,在金延安景区的户外舞台,一部“大剧”正热火朝天地上演。

和话剧、电视剧不同,眼前这部剧,由陕北说书艺人高小青一人分饰几角而成。他和同伴连说带唱,用独特的“九腔十八调”讲着一出“包公案”,围坐在台下的观众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而神情紧张、时而开心地大笑。

作为黄土高原上的口传艺术,陕北说书在延安、榆林等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没有提词器,说书人往那一坐,手上一把三弦(或琵琶)、腿上一副甩板,一讲就是几个小时,千年之外的历史演义、公案传奇,隔壁邻居家的儿女情长娓娓道来,一个人就集“千军万马于一身”。

陕北说书本是盲艺人讨生活的手段,经韩起祥等大师的改良,以崭新的风貌登上了文艺舞台,如今,高小青的表演团队里,有弹电子琴的、拉二胡的、拉板胡的,乐器、曲调愈发丰富。

中场休息时,几位观众从身旁拿起一兜饮料递给了正在擦汗的高小青,不好意思地笑笑:“你别嫌弃,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他们都是从直播间追来的忠实观众,听说高小青今晚要来家门口演出,大家就招呼亲友一起赶来,第一次“线下追星”。

每晚7、8点到11点,打开高小青的快手直播间,准有近万人在观看,弹幕里时不时飘过“讲得好”“正能量”的留言。

“陕北说书高小青”的直播间。

作为陕北地区有名的说书人,高小青讲的是传统的大书,也就是一本一本的长篇故事,《三侠五义》《薛刚反唐》……短的两三章、长的要四个多月才能讲完。他一章一章地讲,观众们就像追连续剧一样一章一章地听。

“高小青台风正、讲得细。”有观众向我们感叹道。

“我们陕北说书,紧平快慢、喜怒哀乐这八个字要分开,必须用语言把故事给大家梳理清楚。”高小青说。

说书人靠一副嗓子包揽男女老少各种形象,一个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从哪来、沿途走过了哪些地方、他的穿戴是什么样、说话时的表情什么样……必须用大量的细节填补,让这个人物在观众心中立住。

除了故事讲得细,更要语言接地气,在高小青看来,要用活的语言把情感说活了,把观众的心揪住,才能与角色同乐同悲,同怒同惧。

高小青正在陕北说书专场演出。

坚守

这是高小青和团队每年最忙碌的时候。三月到六月,每到各种庙会、红白喜事、需要祈福的日子,人们会请说书人热热闹闹地讲上一场,甚至几天几夜。

“小时候,村里要是来个说书人,我们都可高兴了!”一位观众向我们回忆,一有说书人来,大家来不及找板凳,直接圪蹴(蹲)在院子里开始听,院子里圪蹴满了,就想办法扒在院墙、站到大树上听。

这也是高小青记忆里的场景。他从小就喜欢听书,说书人咋个说,他就咋个学,一场下来,自己心里也记了个大概。

14岁那年,因为父亲生病和哥哥残疾,高小青必须学一门技艺养家糊口,他跟后山的木匠借了一把三弦,向一位会说书的姑舅拜师。

到了拜师的日子,重病的父亲坚持要陪他一起去,为了抑制反复发作的胃痛,父亲把手里攥着的木棍一头撑在驴背上,一头顶在肚子上,就这样翻过了整整两道山沟。对高小青来说,这一趟走得漫长,也走得沉重无比。

认了师父,高小青就跟着师父师兄游乡演出,再抽时间练习三弦、二胡等乐器,从小段学到书帽、大书,把那些唱词熟记于心。

但说书的活儿不是天天有,为了生存,高小青一度转做了其他行当,打沙子、装车、架电线,一天挣15块钱。第二年,他为挣钱下了煤窑,真正体会到生死近在咫尺之间。

一天,高小青干活的煤窑塌了,碎石堵住了进去拉煤的路,正感绝望时,他听说师父和张俊功大师正在附近的火电厂说书,仿佛救兵从天而降,他高兴地追了出去,并在启蒙师父的引荐下,成为张俊功的关门弟子。

学说书不容易,说、唱、弹都需要下苦功,但早早体会过生活之苦的高小青,一心只想学成,他照顾师父的起居,当卖票的小掌柜,跟在大家身后一点点地学。

高小青与师父张俊功。来源:受访者供图

韩起祥之后,张俊功是陕北说书史上另一位“大明星”,他常年行走在陕、甘、宁、蒙、晋,把陕北说书自弹自唱的坐场形式发展到多人说书的走场形式,多部作品广泛流传于民间。

高小青始终记得师父对舞台的认真。面对上千观众,73岁的张俊功气场不减当年,只要一上台,立刻“带上劲儿了”。尽管不识字,但他编的那些大书,徒弟们很少能自由发挥,因为稍作改动就会丢失原来的韵味。

有一年,正在住院吊针的张俊功接到去学校说书的任务,他拔掉输液针执意上台,但手里握着的卷烟却几次掉到地上。开讲前,张俊功把说书用的四页瓦放在桌上,郑重地推到高小青面前。

那天,30多岁的高小青讲了一个半小时,“出师了”。那块比他年纪还大的四页瓦,今天还握在他的手里。

选择

2006年,陕北说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小青先后获得甘肃省华池县“红色歌谣调演”特等奖、延安市曲艺调演比赛创作奖等奖项,但他最珍视的,还是志丹县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这个身份。

因为哥哥是残疾人,高小青格外能体会他们生活的不易。2007年,高小青担任志丹县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培训成员说书、唱歌、舞蹈、小品等,他们走过延安13个县,也曾在800多观众的剧场演出。

11年后,残疾人艺术团因种种原因解散。又一次来到事业的路口,高小青遇到了直播。

2019年,高小青受身边同行的启发,在快手开启了说书直播。第一次直播,他和团队两个伙伴挤在彩钢房里,身后还摞着一堆煤块。当时,直播间只有32个人。

以前听过他说书专辑的观众赶来,给他点点红心加上关注,涨粉变快了,高小青就开始每天直播说书,几年下来,他的账号收获了近150万粉丝。

过去说书,师父带着高小青等徒弟翻越山沟,一个村一个村地转,现在通过互联网,高小青和团队的表演,能被远在千里的数万名网友听到。

“陕北说书小王成”的直播间。

这个五月,快手新知联合高小青等多位陕北说书艺术家,在延安开启了为期五天的陕北说书专场演出。其中,作为后起之秀的王成和大霞,是因为直播改变了自己的职业选择。

与高小青一样,王成从小就喜欢听说书、讲说书,一开始他和妻子在快手直播卖衣服,人气却一直没什么起色。一天,正在当背景板的他偶然哼起了一段说书,很快吸引了许多路过的网友。

之后连续几天,他们的直播间因为说书涨了一大波粉丝,王成在妻子的鼓励下重拾热爱,他把直播间变成了自己的说书剧场,在空闲时间拜师学艺、不断精进说书技艺,每晚都能吸引3万人观看。

今年37岁的大霞,也从直播间开始了说书之路,身为队伍里少见的女性说书人,如今的她已经带起了十几人的团队。因为直播间的火爆,王成、大霞也接到了不少舞台的机会。有时候去表演,会有熟悉的观众认出他们,说一些鼓励和祝福。这些朴实的连接,常让他们感动。

“陕北说书大霞”的直播间。

作为快手艺术重点扶持的戏曲剧种之一,陕北说书平均每月的视频播放量超过1.2亿次,目前,超过600位活跃在平台上的陕北说书人,正通过新形式传承弘扬这项传统技艺。

这些年,高小青的嗓子动过两次手术,声带磨出了泡,有时说书使不上力气,他跟自己较劲,“说书说不好,心里头就急得不行”,但每晚的直播他不能放松,“不想辜负粉丝们的期待。”

跨圈

作为一门地域性极强的艺术,陕北说书的传承,是每位说书人和研究者都要面对的压力,如何突破地域局限、与现代生活接轨,是地方曲艺传承发展的重要课题。

从2006年陕北说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延安市曲艺馆就开始对陕北说书开展“摸家底”式全面普查,采录经典说书曲目,陕北说书培训班、陕北说书大会、陕北说书展演等也在同步常态化开展。

老一辈说书人走乡串村,新一代说书人试着走得更远。根植黄土地,他们一边坚守传统,一边向外跨圈,利用平台的机遇传承非遗,也用创新改变着非遗。

2016年,说书艺人熊竹英在央视一档节目中与喜剧演员宋小宝合作《小宝说书》,Rap和说书的结合,让他感到十分新奇。

尝到跨界的甜头后,熊竹英开始继续向前。他与苏州评弹、陕北民歌、湖南常德丝弦等表演者携手登台,获得满堂彩。再后来,电视剧、动漫、游戏的合作也来了,他想,只要能把陕北说书融入进去,什么方式都愿意去尝试。

去年,《黑神话:悟空》里熊竹英的陕北说书一出,立刻抓住了全球玩家的心,这也是他在不断尝试中收获的果实之一。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新现代化表现形式,也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熊竹英说书现场。来源:受访者供图

熊竹英曾带着陕北说书走过许多地方,而当下,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好不容易有这么多年轻人喜欢上了,我要想办法多做一些正能量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好的作品,陕北说书才能更好地传播。”

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一双儿女同时获得陕北说书大赛和民歌大赛的新苗奖,还有一位南开大学的“00后”老乡,也通过网络私信表达拜师愿望,年轻人对说书的热爱,让熊竹英惊讶之余也被深深感动。

踏踏实实地说书,在演艺路上踏踏实实地走。谈到对未来的期许,几位说书人都说到了相同的关键词。

夜深了,在高小青表演即将告一段落时,有一队穿着校服的学生路过,偶尔有人驻足,听听说书的内容。几位“线下追星”的观众陆续起身,心满意足地拍拍衣服回家。

“你不上去合影啦?”

“不啦,我天天都看着呢。”

作为忠实粉丝,他们清楚地知道,今晚的故事会在哪个气口停下,留一个悬念,明晚,直播间不见不散。(完)

【编辑:刘阳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让船公司决策不再“拍脑袋”... 洞隐科技深度融合AI与大数据技术,打造全链路数智化解决方案,助力船公司实现高效、透明、智能的供应链管...
为啥现在科技热点是GPU,而不... 来源:创业者李孟 为什么现在科技热点是GPU,不是CPU了? GPU能火起来,这要感谢英伟达呀...
锐评|是不是原创不能全由AI说... 耗时几十个小时绘制的图画、手敲了一下午的剧本,都成了“疑似AI合成”?据报道,随着AI广泛应用,一些...
优化Steam社区访问体验的实... Steam社区作为游戏爱好者的重要交流中心,汇集了丰富的讨论、攻略分享和社交互动功能。遗憾的是,不少...
鸿蒙系统终端破千万,余承东央视... 来源:我是HYK 鸿蒙操作系统 5终端数量突破1000万!这个成绩太让人惊喜了,近日余总参加了央视的...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三日夺金,展... 2025-08-17 11:41:56 作者:狼叫兽 8月16日,宇树科技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在首届...
“AI谣言”为何易传播难防治?... 本报记者 金 歆 当前,AI(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AI也被用于制作发...
不能自己捏萝卜的机甲游戏怎么战... 对于一款机战游戏来说,最能吸引玩家的元素是什么? 也许是帅气的机设和爽快的战斗系统,而前些年机战游戏...
《星之卡比:飞天骑士》专场直面... 任天堂宣布将于8月19日晚上9点举办一场《星之卡比:飞天骑士(Kirby Air Riders)》专...
打击虚假医疗广告 蚂蚁旗下应用... 8月18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宣布正式推出一系列AI打假功能,对医疗广告“打假”,预防老人...
梦幻西游风少重金购入第一法暴晶... 昨日,《梦幻西游》电脑版神豪风少花费重金,从山哥手中购得了一件超级神装!难道全新版第一法系要成型了?...
突破壁垒“智”领未来 2024年底,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机器人医生”——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作为目...
安徽合肥:工地上演“机器人总动... 央广网合肥8月18日消息(记者徐鹏)视觉感应施工精准、全自动“摇臂”快捷高效、智能避障更加安全···...
雄安的这个车间,每年出货上亿颗... 一卷卷黑色载带滑过自动化设备,金属吸嘴灵活地从载带凹槽中吸出一颗颗芯片,精准地放入测试槽;镀金探针如...
LPL二路事件大结局,大主播炫... 最近一段时间,不仅LPL赛场内因为不断有强队的交锋让观众看得大呼过瘾,在场外节奏方面也是让观众吃瓜吃...
全椒:“智”变驱动质变 “请打开窗户。”日前,随着产品工程师胡靖云的一声令下,一款新式智能窗户缓缓打开。这一幕,发生在全椒县...
危险化学品也能安全“坐火车”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发清)近日,中集集团旗下中集环科与国内某大型化工企业联合研发的国内首例甲苯二...
华为充电宝哪款性价比最高?西圣... 作为一名常年评测各类3C产品的数码博主,我在充电宝这块已经踩过无数坑,也挖到不少宝。特别是对通勤、旅...
我科学家破解可穿戴设备供电难题 当你为智能手表频繁充电而烦恼,期待柔性电子设备贴身服务却担忧能量续航时,一项来自北京大学的科研成果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