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6月23日,在天津海事局的全程保障下,装载着6台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新一代新能源全自动导引车(AGV)的大型集装箱运输船“青岛之星”轮,从天津港太平洋码头顺利启航,驶往新加坡。这批设备将服务于海外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
此次运输标志着天津港首次以集装箱船运输形式成功完成了大型新能源特种装备的海运出口,为我国“新三样”货物相关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高效安全运输路径。
为保障该批技术密集、价值高且含大型锂电池的新能源特种装备安全交付出口,天津海事局进一步提升对船舶载运“新三样”货物的监管服务质量,保障船舶载运“新三样”货物运输安全畅通,将海事监管服务关口前移,迅速启动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机制,成立专项工作组,实施了多项针对性保障举措:
1、“零延时”审批,跑出海事加速度:天津海事局主动对接相关单位,提前掌握货物危险特性、运输难点及船舶状况。针对危险货物申报、AGV运输安全评估等关键环节,按照“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延长服务”等方式开通24小时响应绿色窗口,最大限度压缩手续办理时限,确保船舶靠泊计划“零延误”。
2、“专家式”监管,筑牢安全防火墙:针对AGV搭载的大型锂电池模组这一核心风险点,天津海事局组织精干力量成立“党员突击队”和技术专家组。在货物集港、装船作业全过程中,实施“源头管控+过程严管”双保险。一是严格核查锂电池UN38.3测试报告、防短路措施、运输组件合规性等,确保货物运输符合国际危规(IMDG Code);二是全程驻守装船作业现场,对车辆的系固绑扎、隔离间距及船舶稳性进行核查。对发现的细微隐患,现场指导船方、码头立即整改,确保装载作业安全。
3、“智慧化”护航,畅通海上高速路:天津海事局运用VTS、AIS、CCTV等现代化监管手段,对该轮在天津港水域的航行、靠离泊、作业实施24小时不间断重点跟踪和交通组织服务。及时提供气象海况、航道信息、航行警告和避碰指导,科学组织交通流,为该轮提供高效、顺畅的通航环境,保障航行安全。
此次新能源货物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是天津海事局服务保障船舶载运“新三样”货物安全畅通工作的具体举措,更是海事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天津海事局将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水平,为我国大型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新三样”产品安全高效出口提供坚实保障。(津云新闻记者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