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大气环境质量,近日,昆山生态环境局开展空地协同走航监测,采用“无人机高空巡航+走航车地面追踪”的立体化监测模式,对重点区域内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进行精准溯源排查。
开展网格化扫描
针对VOCs排放点位分散、排查耗时长取证难的特点,昆山生态环境局首次尝试使用无人机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对重点园区上空开展网格化扫描,同步搭配走航车在重点企业周边开展地面走航监测。无人机在空中可以不受地形及地面建筑干扰,迅速缩小排查范围;走航车立即跟进定性定量分析、锁定污染源,为后续执法提供有力证据。这种“无人机+地面走航”的空地协同监测模式,使无人机的快速灵活性和走航车的精准溯源功能得以优势互补,让污染物违法违规排放无处遁形。
从“人海战术”到“数字作战”。近年来,昆山生态环境局依托科技赋能,不断尝试将无人机技术广泛应用到生态环境工作各个领域,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新图景。
在国考吴淞江赵屯断面设立1座无人机库,昆山生态环境局定期开展飞航巡检,通过AI智能识别技术实时监控吴淞江上往来船只和河面漂浮物、沿岸工地等,保障吴淞江水生态安全。
在环境监测采样方面,昆山生态环境局引入无人机采样技术用于水、气现场采样工作。无人机搭载高清镜头、专用采样器(如采水器、气体吊舱)等,可深入人力难以抵达的水面或高空区域实施精准采样,显著提升采样覆盖范围与效率,为环境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在环境执法取证方面,昆山生态环境局创新性采用无人机进行非现场执法。针对部分污染源排放口位置高、人工登顶困难等情况,无人机能够实现临空检查,排查屋顶管路及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为执法人员提供直观、准确的信息。
此外,无人机还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水源地和生态红线区域监控、河道湖泊水质遥测反演、突发事故应急等方面。
接下来,昆山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拓展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提升非现场执法监管能力,以“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监控技术赋能污染防治攻坚,打造“科技监测+高效执法”智慧监管新模式。(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