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而在山西,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其独特的发展轨迹,成为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典型代表。
7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总书记深入企业生产车间,仔细察看产品展示,与现场工人亲切交流,全面了解山西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此次考察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度重视,也为阳泉阀门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阀门,作为工业流体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素有现代工业“守门人”之称。阳泉阀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它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崛起与变革。然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阳泉阀门也曾面临严峻挑战。多年前,车间老化、设备陈旧,再加上环保政策的严格要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陷入困境,企业仿佛置身于“寒冰期”。
但阳泉阀门并未被困难击倒。2021年,企业紧紧抓住改革机遇,实施“退城入园”战略,搬迁至阳泉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这一举措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此后,阳泉阀门开启了全面转型之路。一方面,企业投资3000余万元购置先进设备,大力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在如今的生产车间里,数控龙门铣钻床、数控激光切割设备、焊接机器人等一应俱全,数字化气息扑面而来。其中,5.7米立式数控车床格外引人注目,它能够加工直径2.8米的大闸阀,加工精度达到微米级,展现出强大的制造能力。另一方面,阳泉阀门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激发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让阳泉阀门实现了涅槃重生。如今,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凭借卓越的表现,阳泉阀门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截至目前,企业已先后研制出10余类、120个系列、1300余个规格的阀门产品,其中58个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10个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煤气闸阀、电动翻板阀、硬密封蝶阀等龙头产品畅销海外,低压大口径煤气阀更是占据了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阳泉阀门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尤其在氢能阀门领域成绩斐然。在车间里,产线工人只需轻点数字设备按钮,数控机床就能有序运转,生产出氢能管道阀门的零部件。2024年,阳泉阀门成功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具有超高密封性能的氢气球阀。这款产品不仅能够实现对氢气流量的精准调控,还在主体材质、密封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有效解决了氢脆、耐腐蚀和高压密封泄漏等难题。
为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阳泉阀门始终坚持研发立企、标准兴企的信念。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大科创和技术研发投入,累计投入6200余万元用于产品研发。设立技术创新中心,组建专业研发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如今,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已升级为省级技术中心。此外,阳泉阀门还拥有两个博士工作站,6名博士驻企工作,并加入“中国氢能产业联盟”,联合攻克氢能阀门等关键技术难题。
从一季度的营收数据便能看出阳泉阀门的强劲发展势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3%,实现了“开门红”。阳泉阀门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亚蓉表示:“我们将始终瞄准市场搞科研,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动阀门产业向新向智发展。我们要把握市场需求,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泵阀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为建设制造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阳泉阀门的成功转型,不仅为山西传统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也为全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相信阳泉阀门将继续砥砺前行,在高端制造领域创造更多辉煌,书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彩篇章。
来源:科技日报
上一篇:AI成中企出海新热点
下一篇:中国电竞产业链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