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7月18日电 人民网研究院组织编写的智能互联网蓝皮书《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今日在上海正式发布。其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环境与安全部副主任赵晓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工程师李东豫、康劼、李娟共同撰写的《2024年移动智能终端发展趋势》一文指出,AI 将赋能智能终端全面进化,以创新的架构和功能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智能体验与价值提升。这一发展趋势将重塑未来终端产品格局,使 AI 智能终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章认为,AI技术在手机领域的渗透将更为深入且全面。硬件方面,旗舰款手机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算力将进一步提升,这一变革将促使手机实现从单纯指令执行者到强大 AI 伙伴的跨越,使其具备自主学习以及处理复杂任务的卓越能力。在日常使用场景中,智能助手凭借推理与记忆能力,能够深入理解用户需求,进而实现更为个性化的交互服务,比如主动提醒用户日程安排,依据使用习惯智能推荐应用程序等。
文章表示,AI还会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终端领域延伸。在智能穿戴设备方面,智能手表借助 AI 能够实现更为精准的健康监测与分析,例如依据用户的运动数据和生理指标提供个性化的健身建议。智能家居设备通过 AI实现互联互通与智能控制,智能门锁能够识别用户身份并自动开门,智能电视则根据用户的观看习惯推荐节目等。端云协同的混合AI架构将成为主流,终端设备借助云处理和高效边缘计算,能够完成更多的数据处理任务,提升响应速度与运行效率。与此同时,AI终端将从单纯的工具向具备可持续生产力的智能伙伴转变,AI搜索和文字自动生成视频等功能将加速变现,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文章认为,未来智能终端将呈现多技术融合与场景深度渗透的趋势。人形机器人依托 AI 大模型与柔性驱动技术,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家庭陪伴、医疗康复等场景,但需突破能源续航与伦理规范瓶颈。AI车载终端将深度集成自动驾驶算法与车联网,构建 "人 - 车 - 路 - 云" 协同生态,推动智能座舱向第三生活空间演进。智能工业终端通过5G + 边缘计算实现设备互联与实时决策,加速工厂数字化转型。北斗终端则向厘米级定位精度迈进,结合低轨卫星拓展全球服务能力,赋能智慧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廖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