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的商业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转变,人工智能已经从一项边缘的技术概念迅速演变成企业战略的核心。
当然,尽管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对AI的投资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特别是大型企业,但真正的业务增长和价值创造却普遍比较滞后。
所以,我们研究了专业的调研报告,也跟单仁牛商很多学员进行了交流,成功的AI转型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由领导者自上而下推动的组织和文化变革,特别是领导者本身要进行根本性的思维转变,我们总结了其中5个关键要点。
02
第一、领导者保持变革的勇气。根据咨询公司哈科特集团的调研,2025年有89%的企业正在积极推进AI计划,而2024年这个比例只有16%。
同时,从AI带来的价值来看,在质量、效率、员工成本、客户体验和运营成本上,AI至少都带来了15%以上的提升。
所以,AI转型并不是简单对现有业务的微调,而是一场根本性的重塑,未来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很大概率上会取决于谁懂得更好地利用AI去完成工作。
那么,对领导者来说,就要像一家初创公司一样去思考,保持变革的勇气,给企业设定一个以AI为中心的大胆愿景,构想未来的业务形态。
今天很多企业在对AI探索中浅尝辄止,一个自上而下的愿景更容易让企业去找到和实现目标。
第二、重新定义竞争优势。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把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渗透率、创新产品服务、实现成本领先、提高员工作为AI高优先级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企业不能再依赖过去的成功模式,竞争优势的护城河正在被重新定义,我们需要借助于AI带来的变化去改变和创新自己的业务模式,给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的利基产品和服务。
像单仁牛商过去帮助上万家企业在网上搭建自己的营销型网站和店铺,提供高转化的展示和营销型网站技术服务去提升搜索排名和品牌曝光。
今天我们借助于AI搜索在SEO的基础上研究GEO,也就是AI搜索优化,重新定义业务优势。
我们把企业的内容,包括品牌、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客户案例、价值主张针对AI搜索的算法、运作逻辑进行优化,让这些内容能够被AI模型深刻理解和信任,让企业超越传统搜索平台百度、360的局限,成为AI搜索生态当中一个权威、可信的推荐答案。
不管是任何AI搜索,只要当用户查询跟我们企业业务相关的提问后,就能被AI直接引用到答案和摘要中,从而推荐给用户。
03
第三、配置一个良好的的数据环境。
我们在对很多企业进行营销辅导以及对AI进行研究的时候就发现,数据是很多中小企业容易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
像数据质量差、信息孤岛、数据碎片化是很多企业扩展业务,以及利用AI的主要障碍。
像我们有学员没有对客户数据进行记录和管理,全靠一线销售的主动性,直到我们去梳理的时候,才发现企业丢失了99%的老客户,但是老板一点都没察觉。
在今天,没有对数据的复盘和洞察,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高质量数据,所有关于业务发展以及AI的宏伟蓝图都是空中楼阁。
一个良好的数据环境是所有业务运营和AI应用的关键前提。
像我们自己就专门研发了佳单客户管理系统,把所有的客户按照行业、需求、业务特征、应用场景进行分层分类,同时,把每一次跟客户的触达都记录在系统里,定期进行复盘,这样就能去预判市场的走向,改进自己的产品服务。
同样,我们在文思子牙以及AI搜索优化的系统里,也给每个企业内置了专属的数据库,也就是让每家企业把自己的背景、产品服务、业务特征、关键词、应用场景变成一个明确、量化的专有数据让AI去理解和分析。
在这方面,我们花了很大功夫去做优化,让AI在企业数据库建立之后不断进行训练和优化,真正站在每家企业的角度去理解业务。
我们希望未来每个企业的专有数据,都能从一个运营的副产品,成为AI时代核心的战略资产和竞争优势。
第四、抛弃FOMO的错失恐惧症,聚焦投资回报率上面来。
我们在跟很多企业家去交流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显著的矛盾。
一方面,绝大多数经营者和创业者今天都对AI不陌生了,手机里也装上了DeepSeek、豆包、元宝的AI软件,也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去使用AI来提升效率,对AI带来的改变既期待又焦虑。
但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企业都只停留在探索AI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单纯的玩,老板包括员工都很难利用AI创造真正的价值。
所以,我们特别建议领导者首先要把自己的思考方式从“AI能做什么?”转变为“AI能为我的业务解决哪些问题?”
这里最好是跟团队以及财务部门共同去讨论,集中资源,优先推动少数几个跟业务直接挂钩的AI项目,制定实际的预期和投资回报标准,为后续的推广去建立信心和流程标准。
第五、建立为我所用、不一定为我所有的思想。
AI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是今天全球企业都面临的共同问题。
像Meta为了招揽AI的专业人才,不惜重金用上亿美元的薪酬去挖苹果和OpenAI的AI团队,哪怕是在中国,一个AI专业对口的名校学生,第一年的基础年薪也超过了60万,而且,基本上都被阿里、腾讯、字节这些大公司包圆了。
那对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来说,想要直接招聘到合适的AI人才,几乎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哪怕招到了,企业也不一定能留得住。所以,我们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对内,进行大规模的员工技能提升和再培训,让团队理解AI,掌握AI工具,提升AI素养,同时,企业文化也需要向人机协作的方向演进,让AI成为员工的得力助手,而不是替代员工的竞争者。
对外,要跟对AI有研究,有实际案例和经验的咨询公司建立伙伴关系,获取外部专业知识和能力,去降低自己探索的风险。
其实,AI本身的文化就是建立在开放和协作之中的,企业需要把内部的业务洞察与外部的专业技能相结合,这种内外兼修的“借力模式”才能更好地让企业在AI时代实现转型和增长。
我相信,未来能够把勇气作为核心,把数据作为战略资产,聚焦于真实的商业价值,保持开放和学习的心态,果断地进行自我革新的企业,一定会在AI变革中脱颖而出。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