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当清晨的阳光洒满庭院时,一群年轻人带着五彩的材料和暖暖的心意,走进了淮安市三树镇五保供养服务中心。淮阴工学院“‘藜’我有‘缘’”支教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媒,为30余位长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指尖传承·耆乐指无穷”手工盛宴。草帽DIY的田园创意、艾草锤的养生智慧、漆扇绘制的千年技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银发与青春的碰撞中焕发新生,奏响了一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温情乐章。
巧手生花,草帽载情
“奶奶,这朵向日葵配您的帽子正合适!”活动伊始,支教团成员们便以“巧手饰帽”环节点燃全场热情。雪白绒带、各色花朵、银白珍珠在长者们手中化作灵感的音符,一顶顶朴素的草帽逐渐变身艺术品。80余岁的李奶奶将亲手装饰的草帽端正戴好,拉着支教团成员的手笑道:“年轻时下地干活总戴草帽,今天这顶可比当年时髦多啦!”
艾香萦绕,健康相随
“艾草锤要扎紧才能用十年哦!”在“艾香萦绕”环节,淡淡的药香弥漫整个大厅。支教团成员们提前准备了陈艾,在他们的巡回指导下,老人们仔细将棉布包裹的艾草团捆扎成锤,手法虽慢却格外专注。制作过程中,支教团成员不仅提供技术帮助,更与老人们亲切交谈,现场氛围其乐融融。一个个充满艾草清香的养生锤,既是实用的手工艺品,也承载着健康的祝福。
漆扇流彩,千年技艺
压轴登场的漆扇绘制将活动推向高潮。支教团成员以“大漆如人生,层层积淀方见华彩”为引,带领长者体验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在他们通俗地讲解和耐心示范下,老人们小心涂抹、精心点缀。一把把素扇在长者的巧手下渐染华彩,漆扇在阳光下流转生辉,宛如一幅流动的文化长卷。古老的髹饰技艺在银发与青春的交叠中完成传承。
定格美好,携手共进
活动尾声,负责人总结了活动的收获,高度赞扬了老人们的热情参与和巧思妙作。全体参与人员开心地合影留念,当相机快门声响起时,这张看似普通的合影里,藏着无数动人的细节:前排老人们骄傲地高举作品,后排年轻人弯腰前倾的姿势形成守护弧线,阳光透过窗户在漆扇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为这场跨越60年的相遇镀上时光滤镜。
活动在温馨的大合影中落下帷幕,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已悄然生根。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遇上银发智慧,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场温暖的代际对话。这场跨越年龄的文化接力,既让濒危技艺找到新传人,更探索出“文化养老”新路径。正如漆扇上永不褪色的彩绘,这份指尖传递的温情,必将历久弥新。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活动出现,让传统技艺在陪伴中传承,让关爱在指尖传递。(杜飞 江佳雯 黄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