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伍技术”)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完善的人才战略,成功获评苏州市首批创新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成为吴江区唯一入选的新材料企业。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赛伍技术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领域持续创新的丰厚实力,更印证了其“人才引领创新”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
创新引擎:打造国际一流研发平台
走进赛伍技术的技术研究院,5000多万元的先进测试设备高速运转,这个集基础研究、分析测试、产品开发、应用开发、工程设备和中试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研发平台,已成为支撑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
“2008年公司创立之初,我们就同步建立了技术研究中心,并具有独立的运营权限。”赛伍技术研发总裁陈洪野介绍,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究院的经费投入累计达3亿元。赛伍技术通过优化创新组织架构,搭建“一院四中心”的研发体系,包括国家企业技术中心、CNAS国家认证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外国专家工作室,推动企业从“基于现状的经营”向“基于愿景的经营”转变,将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可预期的成功。特别是其CNAS实验室作为全球公认高质量检测平台,为研发成果的国际化认证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赛伍技术已实现11项世界原创技术突破,成功研发2项国产替代“卡脖子”产品,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8件,牵头制定6项国家级技术标准。2025年初成功开发的半导体用热塑型热熔胶带,具有耐高温、易剥离等特性,再次彰显了其研发实力。
人才战略:构建“三不讲”创新生态
“赛伍技术建立之初,遵循的人才理念就是‘三不讲’:不讲经历、不讲国籍、不讲学历,遵循依人取材的原则来知人用人。”陈洪野表示,正是这种“唯才是举”的理念为企业注入了持续的创新活力。
研究院现有高级专家及博士17人,创新团队239人。为进一步提升研发领导力,今年在吴江开发区的牵线搭桥下,黄活阳博士正式加入赛伍技术并担任研究院院长。黄博士拥有近20年大型化工新材料企业研发管理经验,曾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申请国家专利131项。黄博士表示,公司的人才培养机制极具特色,新人通过“跟学—参与—带队”的三阶体系实现快速成长,形成完整闭环。这一机制不仅为研发人员提供了稳定的发展路径,也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院形成了独特的“小团队作战”模式,2-3人为课题小组开展研发,根据个人能力动态分配研发任务和资源支持。同时,通过月度研发跟进会、项目定期汇报等机制,确保研发进程受控。研发质量管理部门全程监控项目质量,应用研究和测试部门(ARTE)对研发成果进行独立验证,只有通过严格测试的产品才会移交生产部门。这种“多边形、多维度、广验证”的研发管理体系既保证了创新效率,又确保了成果可靠性。
产学研融合:创新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赛伍技术始终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研发体系的核心支柱。“赛伍技术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和大学保持交流合作,每年都会有新的产学研项目。从上海大学、上海交大到苏州大学、东南大学,我们都有过合作并取得了实际的成果。”陈洪野介绍。
以光伏材料为例,赛伍技术与合作院校共同研究Raybo光转化高分子合成的机理,基于研究成果开发出了HJT组件用Raybo光转化封装胶膜,使组件发电效率最高提升1.5%左右。这项技术从2014年开始研发,2019年率先实现商业化,目前已成为异质结组件封装的“标配”。这种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充分展现了产学研协同的倍增效应。
2025年,赛伍技术与苏州大学共建校企合作委员会,赛伍技术任理事长单位,开创了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驻企研发”的创新机制,极大地加速了学术成果向产业应用的转化进程。“产学研合作不是简单的技术转让,而是构建创新共同体。”陈洪野说。
随着技术难度不断提高,赛伍技术近年来开始加强研发人员的系统性培训。同时,也积极探索AI辅助研发的新模式,与顶尖AI团队合作,将传统的化学“试错模式”转向人工智能研判模式。这种与时俱进的人才能力建设思路,确保了赛伍技术的研发团队始终站在行业技术前沿。
全球布局:走向世界的创新之路
“我们始终秉持‘市场需求与技术前瞻并重’的创新理念。”陈洪野介绍道。研究院75%的研发课题直接响应市场需求,25%则着眼于前沿技术探索。这种“双轮驱动”的创新机制,既确保了企业的商业活力,又为未来发展埋下技术种子。其中,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持续攻坚研发就是典型的前瞻性布局。陈洪野说,虽然该领域当前产值不高,但公司已坚持投入五年,组建了最大规模的专项研发团队,这不仅关乎企业技术能力,更是赛伍技术对国家半导体材料自主化的责任担当。
赛伍技术的创新历程是一部从单一产品突破到多领域全面开花的进化史。2008年成立之初,创始人吴小平敏锐捕捉到光伏产业的发展机遇,集中力量突破背板材料技术。2014年,凭借自主创新的KPf背板,赛伍技术一举登顶全球最大背板供应商,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年,赛伍技术进军消费电子领域,2017年布局电动汽车市场,2019年启动半导体材料研发,2020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这种阶梯式发展路径,体现了赛伍技术“立足当前,布局未来”的战略思维。
赛伍技术的雄心远不止于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导者。从公司创立伊始,掌舵人吴小平就为赛伍技术描绘了“产品多元化、市场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的发展蓝图。目前,赛伍技术已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并投入运营,在印度、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地设立分支机构,这些布局不仅服务于当地市场开拓,更成为赛伍技术汇聚全球顶尖人才的重要节点。
“其实一步步都是按照我们的规划进行的,当前我们保证光伏背板销量的同时,抓紧扩大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半导体三个板块的市场增量,形成规模效应。计划到2029年,赛伍技术平台将从现在的8个扩展到15个,应用领域将延伸至医疗、建筑等新行业,销售额稳步突破100亿。”陈洪野信心满满地说。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赛伍技术以生动实践诠释了“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的深刻内涵。通过构建以人才为核心、市场为导向、全球为视野的创新生态,这家从吴江开发区走出的企业正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为中国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