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明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一场关于青春与乡村的对话在金华市展开。7月28日,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数字驱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调研”实践团奔赴浙江省金华市,开启农业数字化调研之旅。团队旨在通过走访特色农场、对话种植户与村镇干部、探寻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的融合路径,在田垄间感悟乡村振兴的实践力量,以青年视角书写医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
葡田藏“数”:浦江葡萄园的智慧升级路
走进浦江县靓松家庭农场,一串串晶莹的葡萄在藤蔓间摇曳,田间架设的传感器正实时闪烁着数据光芒。这是实践团调研的首站,也是金华葡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鲜活样本。农场负责人陈青松带着实践团成员穿梭在智能温室,手指轻点手机屏幕,灌溉系统便精准启动,“以前靠经验浇水施肥,现在土壤墒情、环境温湿度全靠数据说话。”他指着管理系统上跳动的曲线介绍,通过数字化管理闭环,从浇水杀菌到采摘保存全程可控,葡萄亩产量提升15%,农药用量减少20%,去年光精品葡萄就增收近3万元。二十年摸爬滚打,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数字就是最好的‘新农具’。”陈青松的感慨让学子们深有触动。
佛田蕴 “智”:金东佛手的云端振兴路
离开浦江葡萄园,实践团来到金东区佛手主产区的集体种植基地。作为当地“土特产”的代表,佛手产业正以数字化焕发新生。在智能大棚内,温湿度数字化调控设备有序运转,农科院合作研发的病虫害监测系统正实时预警红蜘蛛等常见病害。“这是从产业振兴到全面振兴的尝试,让佛手培育更规范、研发更先行、文创更丰富。”基地负责人向实践团介绍,通过建立集体种植基地,农户抱团发展,数字化让佛手产量和销量双提升,成为缩小“三大差距”的“金名片”。实践团还发现,微信群、小程序成为农户学习技术、共享资源的重要工具,数字让乡村协作更高效。
“数”说振兴,“智”绘乡野
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实践团穿梭于金华的葡田绿浪与佛手香韵间,真切感受数字技术如何重塑农业生产、激活乡村活力。从靓松农场的“智慧大脑”到金东佛手基地的“云端管理”,从返乡青年的创业激情到农户脸上的丰收喜悦,每一处场景都彰显着数字化对乡村振兴的强劲驱动。据悉,团队后续将深入更多村落,聚焦数字技术推广中的难点痛点,探索“数字+人才”助力乡村治理的路径,力求将葡萄藤蔓的“生长密码”与佛手飘溢的“振兴香气”,编织进青春担当的答卷,为金华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年大学生的智慧与力量。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