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的H20芯片本来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性能砍了一刀,好不容易能卖了,结果又出幺蛾子。中国网信办直接把英伟达叫过去问话,说这芯片里有后门,能追踪位置,还能远程关机啥的。这不是明摆着给中美科技战添把火吗?再加上美国那边民主党议员比尔·福斯特跳出来推法案,非要芯片里塞追踪系统,坏了特朗普刚放开的出口大门,黄仁勋这老哥前后态度一变,也让人觉得有点猫腻。
先说说比尔·福斯特这人,他不是一般的政客,早年是物理学家,在实验室里搞粒子加速器,设计过不少芯片。后来转行从政,进了国会,当了伊利诺伊州的民主党众议员。福斯特这家伙对科技安全特别上心,尤其中美贸易摩擦一打响,他就老盯着芯片出口。
2025年5月6日,他直接抛出个法案草案,叫“芯片安全法案”,要求英伟达这样的公司生产的AI芯片必须内置定位追踪系统。为什么呢?他说这样就能防走私,芯片卖到哪儿都能查。要是跑到禁售国去,还能远程关掉。福斯特在国会委员会上讲得头头是道,说这项技术其实早就有,谷歌的数据中心已经在用类似的东西追踪自家芯片的位置。他点名H20型号,说这玩意儿太敏感,得管严点。
这法案一出,正好卡在特朗普政府的脖子上。特朗普那边呢,7月中旬刚签了个命令,解除了对H20出口中国的禁令。本来4月份美国商务部还卡着不让卖,说是为国家安全着想,结果没几个月就松口了。特朗普团队觉得H20不是最顶尖的芯片,卖点给中国还能保持美国在AI领域的优势,顺便缓和贸易关系。
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在电视上说,总统决定让英伟达的芯片走人,就是为了不让中国在芯片上超车。结果福斯特的民主党身份一亮,这事儿就被当成党内扯皮。共和党人觉得民主党在搅局,破坏特朗普的贸易缓和计划。福斯特不管那些,继续在国会游说,找同事签名支持,说芯片走私太猖獗了,得用技术堵漏洞。
英伟达这边,黄仁勋作为CEO,玩得挺溜。他亲自去华盛顿和北京游说,先是说服特朗普团队解禁H20,又跑中国参加供应链博览会,公开说公司会恢复供货。起初,黄仁勋表示H20是过时产品,不会再大规模生产。可7月29日,他突然改口,对台积电下单追加30万颗芯片,说中国订单爆满,得补库存。这前后一变,让人觉得可疑。要么是为了多赚点钱,要么是受了美国政府的暗示,反正时机太巧了,正好解禁后没几天。英伟达股价也跟着晃荡,分析师们议论纷纷,说这订单反映了中国对AI芯片的饥渴,但也暴露了地缘风险。
转眼7月31日,中国网信办发文,说约谈了英伟达,要求解释H20芯片的后门问题,还得交材料证明没事儿。网信办直指芯片有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引用美国AI专家的话,说一旦用上,这些芯片就把商业数据全暴露给美国人,还能自动开摄像头传数据回去。这消息一出,国内芯片股像打了鸡血,中芯国际等公司股价拉升超5%。
大家觉得这是给国产算力的大利好,提醒企业别太依赖外资。之前7月21日,国家安全部就发过文,警告敏感单位别用外国芯片,已买的赶紧升级防泄密。短短十天,两次提醒,外加约谈,说明中国对H20的疑虑不是空穴来风。
英伟达赶紧否认,说芯片没后门,没法远程控制啥的。公司发言人强调网络安全对他们很重要,但这事儿闹大后,市场反应不小。福斯特的法案也被网信办拿来说事儿,说美国议员推动追踪功能,正好印证了后门的存在。特朗普团队本来想通过解禁拉近中美关系,结果被福斯特这么一搅,成了夹心饼干。黄仁勋的举动也让人琢磨,是真为了生意,还是中美博弈的棋子?反正英伟达在中国的前景蒙上阴影,本土企业开始加速替代,华为的910C芯片啥的被推上前台。
这里面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时间线。福斯特5月提法案,特朗普7月解禁,黄仁勋马上追加订单,网信办月底约谈,一环扣一环。福斯特的物理背景让他讲话有分量,他说技术成熟,能用信号传播时间定位芯片,谷歌已经在干这事儿。特朗普团队觉得H20不顶尖,卖了还能让中国上瘾美国生态,但议员们不买账,说这会加速中国AI赶超。黄仁勋的变卦,从不生产到大单子,反映市场需求,但也暴露了依赖风险。中国两次警告,加上约谈,等于在说,外国芯片用着不踏实,得自力更生。
市场层面,国产股涨了,英伟达股价小跌,但AI热还在。专家分析,这会推本土产业成长,中芯国际等受益。福斯特的法案如果过,英伟达得改设计,成本上去了。特朗普的政策被党内鹰派批评,说太软。黄仁勋呢,在股东会上稳军心,说公司适应变化。整体上,这事件让大家看清,科技战没赢家,得平衡安全和生意。
最后,提醒个人和企业,用芯片时多留心,轻则丢钱,重则泄密。发展国产替代,才是长久之计,有利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