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8月16日,据彭博社报道,OpenAI首席执行官对外宣布,公司计划在“不太遥远的未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DC。
根据彭博社报道及多家权威媒体确认,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于2025年8月15日宣布,公司计划在“不太遥远的未来”投入数万亿美元(具体为万亿级别)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全球AI服务激增的算力需求。
本消息对于市场的影响——在于对AIDC的价值重估:
① 投资规模与目的:
此次投资金额远超此前任何AI基建项目(如2025年1月公布的"星际之门"项目仅5000亿美元),达到数万亿美元级别,被称为"史上最大AI基建计划"。
②行业影响与竞争态势:
该计划凸显AI巨头对基础设施的争夺加剧,可能推动数据中心建设、融资模式及政策配套的全球性变革。
人工智能的三大机会及核心逻辑:
1 AI芯片:算力基石,国产替代加速
核心逻辑:算力需求爆发,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海量算力支持。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美国对华高端芯片禁售(如H20)华为昇腾(910B)加速替代,2024年国产化率约30%。
2 AIDC:液冷智算中心成主流,高密度算力工厂
核心逻辑:算力密度革命,AI服务器单机柜功率突破20kW。政策驱动资源整合,国家“算力摸底”政策淘汰低效IDC,头部企业获资源倾斜,机柜上架率超80%。
3 AIGC:Agent与多模态驱动场景爆发
核心逻辑:AI代理(如AutoGPT)实现自主任务处理,人形机器人(英伟达Isaac GR00T)、智能驾驶(特斯拉FSD)需实时环境交互,算力需求指数增长。
今天资金聚焦——服务器下游(供配电、液冷)。具体原因如下:
① 为“新王”(电力设备)加冕
这则新闻与前几天市场热议的“美国变压器短缺”形成了完美共振。
逻辑链条:万亿投资 → 海量数据中心 → 电力需求爆表 → 电网无法承受 → 必须大规模升级电网和电力设备。
因此,今天A股市场上,电力设备、特高压、智能电网、电力变压器等方向,成为最直接、最受益的板块。
② 为“旧王”(液冷、光模块)续火
液冷:万亿投资带来的必然是超高密度的算力部署,液冷从“可选项”变为“必需品”的逻辑被无限强化。
光模块:海量的数据中心之间需要高速连接,对光模块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速率要求越来越高。
PCB/服务器:作为算力的物理载体,需求确定性进一步加强。
因此,今天市场的反应将非常直接:所有与“AI的物理世界”相关的板块,尤其是电力设备,将受到资金的疯狂追捧。
一、电力电网VS液冷PCB光模块
1. 功能定位与产业链层级
简单比喻:
电网 = 心脏与血管(能量泵送)
液冷光模块 = 神经突触(信息传递)
PCB = 骨骼与关节(物理支撑与连接)
2.投资逻辑与增长驱动
关键趋势:
电力设备:高压直转直(HVDC) 替代传统交流供电
光模块:CPO(共封装光学) 推动液冷与光电融合
PCB:IC载板/ABF材料 满足AI芯片高密度封装
结论:
为什么今天电网和液冷,反而强于之前反复提及的光模块和PCB这两位重磅难受?
A股的短期关注度,本质上是一场“叙事吸引力”的大赛。
电网电力赢在“格局”:它把故事讲到了星辰大海。
液冷赢在“弹性”:它把“乌鸦变凤凰”的故事演到了极致。
光模块赢在“确定性”:它是优等生,业绩和趋势无可挑剔。
PCB赢在“价值量”:它是隐形冠军,默默地支撑着一切。
因此,这个排序单纯反应了今日(8月18日)A股资金“逐新、逐异、逐梦”的特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关注度不完全等同于长期投资价值,它更多是市场短期情绪和资金流向的体现。
免责申明:本刊物由亚商投资顾问沈杨(执业编号:A0240623030002)编辑整理,个股展示仅说明过往案例,不作为投资建议;过往行情及形态,不作为未来行情的唯一评判标准,过往案例未考虑市场因素及交易风险等情况,仅作展示参考使用,不作为未来的服务结果或承诺,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刊物仅代表个人观点,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作者是秉持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而成,作者对文中所涉及的投资产品描述力求客观、公正,但相关投资产品所涉及到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作者对任何投资产品做出具导向性的购买建议。本刊物虽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在实际使用中不发生任何变更。
本刊物仅供参考,任何人参考本报告进行投资的行为,均应对相应投资结果自行承担风险。并且,当您选择使用本专刊,即表示您已经认真阅读了本声明并同意接受本声明全部内容。本刊物不对投资行为及投资结果做任何形式的担保。
本刊物版权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须注明出处为本公司,且不得对本刊物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刊载或者转发本刊物中的投资观点及策略,应当注明本刊物的发布人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刊物的风险。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本专刊的,本公司所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