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南通首台(套)重大装备拟认定名单新鲜出炉,海安直接拿下8个席位,稳居南通第二。
这波硬核实力,是海安把科技创新刻进DNA的真实写照。政策给力、联盟靠谱,海安和企业一起搞创新,专啃“卡脖子”硬骨头,装备制造业升级的路子走得稳稳的。
翻开名单,江苏拓创科研仪器的“TC-2401 非常规油气藏实验系统”成功上榜,妥妥的绿色能源界扛把子。总经理邰刘龙说,这套设备熬了近一年才研发出来,价值超200万,能模拟地层里气驱替甲烷的过程。最牛的是,能把工业废气里的CO₂变废为宝,用来采油气,既多采油又减碳,真正实现了双赢。
拓创车间的智能感更是拉满,AGV小车穿梭不停,物料搬运精准到位,库存状况在屏幕上一目了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里的“卷王”,拓创还和中科院、清华、北大等150多家顶尖院所合作,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自主研发的超高精度流体泵打破国际垄断,为南海可燃冰试采立了大功。目前,二期工厂已经建了70%了,明年3月就能投产,发展冲劲十足。
近年来,海安在首台(套)重大装备培育领域深耕细作,精准聚焦企业转型升级关键痛点,构建起“制度保障+政策激励”的协同推进体系,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围绕“五群十链”产业布局,海安精准筛选产业领域前沿、科技含量突出、成长态势迅猛的优质企业,建立“初创培优、成长培强、领航突破”的梯度培育体系,实现企业培育的科学化与精细化。在政策对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关键环节,海安创新采用线上基础条件匹配与线下专班“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模式。同时,组织专家组建“智囊团”,针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开展“集中会诊”,深入企业一线提供技术指导与方案论证,全力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与数字赋能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今年,海安培育成绩单十分亮眼:除8家企业产品入选南通首台(套)外,还有2家冲进省级名单。目前,全市累计拿下25项省级认定、82项南通市级认定,总量在南通稳稳靠前。
在美申美克精密机械,装配车间里一台台精密立式车床正在排队出厂,运往印尼。生产部经理陈光明说,这些多角度斜孔立式数控重型车床就是此次上榜的8个项目之一。现在生产线非常忙碌,订单排到12月底。
这家2020年才落户曲塘的企业,成长速度惊人:2021年销售额8200万元,2024年就飙到1.5亿元。今年上半年更是迅猛,出口87台设备,销售1.2亿元。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航空航天、风电等关键领域很吃香,还远销沙特、印尼、泰国等国家。目前,51亩的智能工厂正在建设中,二期投产后年销预计5亿元。
从集体发力到企业突破,海安装备制造业靠科技创新实现了华丽升级,不仅把“卡脖子”难题踩在脚下、核心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还把产业链关键环节补得明明白白,给区域经济注入了超强动力。
通讯员 梅丛婧 曹京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