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然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诊疗能力难以匹配需求的现状,一直困扰着基层民众与医疗从业者。来自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群青年,以大模型技术为核心自主研发出一套“AI牙慧诊”系统,为破解这一难题交出一份答卷。
“AI牙慧诊”系统实现“早发现、全筛查、准诊疗”,实实在在降低了基层口腔健康服务的成本与门槛。它将AI技术与临床经验深度融合:以口腔医学院提供的附属医院40余年诊疗经验为临床依据,依托3000余例口腔病例数据构建训练库,通过优化大模型数据处理算法,强化多源信息协同分析、个性化需求适配能力,可依托便携式设备如手机、口腔内窥镜等快速识别口腔问题并输出诊疗报告。口腔疾病综合检测准确率达93.4%,患者整体就诊时间缩短58%,精准补上基层“缺牙医、资源散、诊疗慢”的短板,为基层口腔健康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目前,团队已在上海、云南、甘肃多地对系统开展验证与推广。从上海敬老院到云南村寨、甘肃校园,“AI牙慧诊”跨越千里以AI赋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老人、儿童与少数民族群众送去了兼具科技精度与人文温度的齿间守护。
在上海嘉定黄渡敬老院,“AI牙慧诊”的实效让老人倍感贴心。面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系统仅需几十秒便能生成涵盖牙周状况、龋齿风险及就医指引的报告,让老人足不出院就享受到专业口腔评估。这份成果,让团队坚定了将“云端智能诊室”推向西部的决心。
“AI牙慧诊”系统实时快速检测界面
此后,“AI牙慧诊”的身影陆续扎根云南云龙县1镇3乡,深入8个彝族、白族、苗族、傈僳族、回族聚居区;继而走进甘肃定西5所中小学。在云龙县团结彝族乡卫生所,93岁的白族奶奶摸着缺牙的牙龈感慨,“活了一辈子,第一次看牙,真的感谢你们啊!”智能系统不仅帮助不少当地群众完成人生首次专业口腔筛查,在甘肃定西校园里,还成为“AI牙科课堂”的科普辅助工具,支撑两千余名学生完成健康评估。
“基层太缺这样的智能技术!”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成斌的迫切期待,道出了无数基层医疗从业者的心声。而“AI牙慧诊”跨越山海的实践,正为破解基层口腔医疗资源短缺难题,提供了可落地的科技方案。
“我们做的不只是技术,更是用科技传递民生温暖。”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陈宇飞介绍,截至目前,“AI牙慧诊”已完成多地域、多群体口腔健康筛查与数据回传,为系统迭代积累了珍贵的真实样本,让AI诊疗更适配基层需求。
下一步,团队将持续推进系统在社区、乡村、学校的落地部署,计划与多地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AI口腔健康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