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我国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疾病防控、健康养老助残等领域持续提供科技支撑,不断丰富科技惠民产品和服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图为2025年3月14日在2025中国医学装备展览会上拍摄的手术机器人演示现场。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快速推进与广泛赋能千行百业,在展现巨大变革潜力的同时,也带来多重社会挑战,社会治理日益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推动人工智能社会治理与产业应用的价值融合,是确保技术发展既服务于经济增长,又保障社会公平的关键路径。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增强人类能力的工具”,若只追求效率最大化而不加约束,会导致技术发展背离“服务人类”的初衷,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因此,必须确保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建立在合理的社会治理规范之上,推动人工智能在效率与公平、创新与安全、商业与民生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让人工智能更好造福社会。
来源丨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