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26日电(蓝伊旎 徐婧钰)连日来,在位于湖州南太湖新区的浙江辛子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经理刘荣格和团队商量一款新能源变速箱齿坯的开发方案。
“客户对产品尺寸精度、设备加工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要求极高,我们前后共进行了4轮不同状态的产品开发和交付,最终才通过样件验收,下半年将开启小批量交付。”刘荣格说。这位刚获评湖州市2025年一季度“奋斗者”的浙江工匠,用十五年如一日的技术突围,在高端制造领域竖起中国智造的标杆。
刘荣格(左一)和团队商量方案。南太湖新区 供图
这款新能源变速箱齿坯项目被团队称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客户对尺寸精度要求达到微米级,传统检测手段彻底失效。刘荣格果断引入3D扫描技术,同步改造生产线:增配机械臂实现自动上下料,植入在线检测系统。连续数月驻扎车间,她和团队最终交出完美达标的样件。“当验收通过那一刻,所有夜以继日都值了。”团队成员感慨道。这场攻坚的胜利,为企业打开了年产值超亿元的高端市场。
类似的研发工作,贯穿于刘荣格整个职业生涯。她来自宁夏银川,2009年毕业后便来到浙江湖州,至今已有15个年头。她一路从辛子精工子公司的一线技术员,成长为总公司的技术研发骨干,挑起了新产品开发的重担。
截至目前,刘荣格共主导重大项目70余项,开发新产品200余款,同时攻克渗碳钢混晶等技术瓶颈,独创球笼类及高合金齿轮钢正火新工艺。“这一系列成就不仅让企业产品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帮助公司争取到了很多新的客户及业务,而且工艺方案的优化改进,将相关领域的生产效率提升了至少10%,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8%以上,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辛子精工相关负责人说。
刘荣格在车间工作。南太湖新区 供图
在年轻工程师眼里,刘荣格是严师更是引路人。新产品开发部的“90后”技术员展示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刘老师要求每个数据溯源,但从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带我们拆解问题,引导我们分析问题成因,共商解决方案,过程让我们收获满满。”
如今,她创建的大师工作室已培养30余名骨干,构建起“专利集群-标准引领-市场突破”的创新闭环。当被问及成功秘诀,她指向墙上“浙江工匠”的牌匾:“工匠精神需要代际传递,我们正在建造属于中国制造的‘技术金字塔’。”
从征服全球高端客户的齿轮齿坯,到改写行业标准的创新工艺,刘荣格用十五年坚守诠释了“奋斗者”的深度。站在新的起点,这位女工程师的目光已投向更前沿的领域,她带领的团队将继续在车床的轰鸣中,为中国精密制造的下一个世界级突破积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