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中社
7月18日,《财中社》在北京举办“AI+新生态:从技术爆发到商业共生”闭门沙龙,主题聚焦AI如何通过生态协同推动跨行业发展。
本次沙龙行业领袖、技术专家与生态伙伴共聚一堂,解码AI技术在多领域的落地经验,探索生态共建的创新路径,助力各行业把握智能时代机遇,推动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晶科能源(688223)董事会办公室高级总监魏添分享了AI在光伏产业的落地实践。
助力突破行业“天花板”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一体化及储能研发制造商,晶科能源70%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其探索的“AI+光伏”路径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样本。
魏添说,晶科能源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数据中心等行业应用案例,晶科能源欢迎对绿能有更高标准的算力需求。同时,晶科能源还积极探索AI技术在公司内的应用、落地。
“从钉钉的协同办公到讯飞听见的会议纪要生成,AI已显著提升日常效率。”他表示,在光伏行业面临供需失衡的当下,AI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
在技术研发层面,AI的核心价值体现在突破光伏电池行业天花板。魏添介绍,光伏行业的核心指标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单晶硅电池效率已达26%-27%,逼近约29%的物理极限。
为突破这一限制,行业正聚焦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在单晶硅基底上覆盖可吸收不同波段光的透明电池,目标效率突破30%。但钙钛矿材料存在选型复杂、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对此,晶科能源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成立实验室,利用AI加速材料选型与稳定性验证,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AI+能源天然协同性
产能升级与供应链管理是AI落地的另一重要场景。魏添透露,光伏行业面临严苛的国际供应链追溯要求。“通过AI对供应链流程再造和生产环节追溯,可显著降低合规成本。”
此外,在光伏电池片检测环节,每天上亿片产品的电致发光(EL)检测、外观与效率评估等,也亟待AI提升自动化水平。
在公司治理层面,AI正助力全球化运营效率提升。晶科能源每年处理上万个海外订单,供应链涉及硅料、银浆、玻璃等材料,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期货管理复杂。魏添表示,AI在供应链价格预测、期货风险管控等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同时,魏添强调称,AI与新能源行业存在天然协同性。“AI的尽头是能源,算力提升离不开稳定电力;而光伏在度电成本、部署效率上的优势,能为数据中心提供高效光储解决方案。”
作为头部企业,晶科能源正推动光储协同模式,未来可为AI企业的数据中心配套低成本、高稳定性的能源方案。 从技术研发突破到供应链优化,再到全球化运营支撑,AI正在为光伏产业注入新动能。
魏添的分享揭示了传统制造业与AI技术“商业共生”的现实路径——以场景需求为导向,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产业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