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功臣!祝贺吕西林院士
创始人
2025-08-26 14:41:20
0

一年前,14级台风“贝碧嘉”过境,风急雨骤,在632米高上海中心大厦的第125层,随着一个千吨级电涡流阻尼器有节奏地摆动,这座中国第一高楼的晃动明显减弱,经受住了强风考验。这个“镇楼神器”控制参数的优化确定,就凝结着他的重要贡献。

他深耕建筑结构抗震研究和教学40余年,研发出一项项结构抗震创新技术,为一栋栋风雨地震中的高楼大厦装上“定楼神针”。

他就是著名建筑结构抗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吕西林。

在今天(8月26日)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被授予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立志投身建筑结构抗震研究

“这栋房屋没问题,可以放心入住。那栋房屋有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拆除。”2008年5月,作为住建部首批赴汶川地震灾区房屋应急评估同济大学专家组组长,吕西林教授在灾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赶赴四川灾区,投身房屋应急评估工作。他面无惧色,带领多位同济教师,在一栋栋墙体布满裂缝的房屋中穿梭奔走,对一处处受损的房屋结构“望闻问切”,下达“诊断书”。

这一毅然奔赴地震灾区的壮举,与距此30多年前的初心萌芽遥相呼应。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他是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专业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当时,西安也有明显震感。“地震一下子造成了那么多房屋倒塌,夺去了那么多活生生的生命,对我触动特别大。”吕西林回忆说,“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读研,要做建筑的抗震研究。”

大学毕业后,他如愿进入国内土木工程学科实力居前的同济大学,攻读结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聚焦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研究。1982年3月,他开始继续在同济大学攻读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师从同济大学知名专家朱伯龙教授,论文是针对我国量大面广的砌体结构的抗震研究。他也成为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首批博士研究生。

1984年12月,吕西林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同济大学培养的第一位结构工程博士。

“建筑结构抗震领域还有好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有好多未知等着我们去揭秘。”青年吕西林怀着对科研的满腔热忱,踏上了建筑结构抗震研究的漫漫征途。

打好结构抗震新技术“组合拳”

在四川都江堰一栋大楼的各楼层间,一个长约一米的构件能在强震袭来之际大显身手。它将地震释放的能量吸收、消耗掉,使其不再强烈冲击房屋;其抗震设防烈度由原7度提升至8度,这是安装在人字型钢支撑件上的新型结构抗震装置——“阻尼器”。出自吕西林教授团队的这一组合消能减震技术已大规模应用于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程、国家校舍抗震安全工程,以及上海港汇广场等重要工程。

“传统加固,一般是将建筑的梁和柱加粗,不仅工期长、成本高,而且房屋使用面积还会缩水。”吕西林教授说,采用这种新型支撑+阻尼器技术,既大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还能节约大量工程工期和造价。

团队善打结构抗震的“组合拳”:“橡胶支座+滑动支座+黏滞阻尼器”、“耗能支撑+黏滞阻尼器+橡胶支座”。“组合消能减震”装置适用于建筑基础与地基之间、主体结构层间、相邻建筑间隙中,地震发生时“以柔克刚”:支座变形、阻尼器耗能而建筑结构地震反应锐减。这种灵活、创新性的组合隔震、组合消能减震技术,成功应用于上海国际赛车场新闻中心、上海世博园主题馆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中。

随着城市越长越高,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相伴而生。自上世纪90年代起,吕西林就把目光投向复杂高层建筑。它们体型复杂、内部空间多变、结构千变万化,给结构抗震带来的挑战巨大。30多年来,吕西林教授带领团队持续深入研究,在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分析与设计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上接连获得新突破。成果应用于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重庆来福士广场等全国20多个城市50多栋复杂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

如何加强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助力城市更新?团队创新探索的有关提升既有建筑性能与安全的“顶升-移位-加固”技术及实时感知结构状态关键技术成果,还成功应用于上海音乐厅、上海玉佛寺大雄宝殿等历史建筑的移位改造中。

不受限于现有结构抗震技术、现行规范的束缚,技术创新不止步。

从过去追求“强震安全”,到迈向未来“震后可恢复”,他很早就开始关注并在国内引入“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概念,为提升建筑灾后快速修复能力、增强建筑的“韧性”提供新思路,相关成果受到国际同行关注。

近日,由吕西林院士牵头的中国工程院2025年科技战略咨询项目“高烈度地震区村镇建筑抗震防灾战略研究”在同济大学启动,将系统提出我国村镇建筑未来抗震防灾科技研究、政策法规和工程建设对策的建议。

在科研攻关中,吕西林始终不忘对学生的教诲和指引。“抗震防灾是公益性的事业,我们要有奉献精神。”“工程抗震技术地域性强,我们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发新的技术。”近年来,他培养指导的不少硕士博士毕业生奔赴新疆、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工作。

推动我国建筑结构抗震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对同济学术的国际化特色,吕西林在同济求学期间就有深切体会。

毕业留校后,吕西林主动走出去,与国际同行们密切交往交流。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意大利欧洲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等国际著名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都与他结为友好合作伙伴。他还积极鼓励、资助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大胆登上国际论坛作学术报告。

汶川地震后,吕西林创办了地震工程领域的“光华国际学术论坛”。近20年来,该论坛已举办过10届,每届均有一批来自国内外同行汇聚同济,共话世界地震工程研究前沿热点。第11届论坛将于今年年底在同济再启幕。

2015年7月,同济大学携手全球多个顶尖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国际前沿重大抗震科学问题研究,吕西林担任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0年来,联合实验室重点关注地震后可恢复功能城市的重大建筑工程、长大桥梁、复杂生命线工程、复杂隧道结构、大型能源设施防震减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创新合作成果。

2011年10月,吕西林出任国际学术期刊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高层与特殊建筑的结构设计》)新一届主编。这是该杂志创刊20多年来,首次由中国学者担任主编。2017年,凭借开创性研究工作以及为地震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重大工程技术支撑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获颁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纽马克奖”,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学者。

“人工智能赋能,将支撑我们更好开展建筑群体的抗震分析和设计。智能抗震防灾,大有可为。”吕西林院士说,“我会带着团队一道,继续朝着我们认准的方向走下去,让老百姓感到安全、安心。”放眼未来,他依然信心满怀。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文字:黄艾娇

图片:周游 等

编辑:李想

责编:聂阳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亿元+10亿元,两大功率半... 在全球智能电动车与绿色能源革命的浪潮下,作为电能转换核心的功率半导体,已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高地。近期...
瓦手来袭,山城变瓦!《无畏契约... 当电竞的热血与重庆的山城特色碰撞,一场席卷整座城市的狂欢悄然展开。在这夏末八月底,重庆这座热情似火的...
原创 重... 《重返未来1999》设计了大量难度各异的挑战关卡,考验玩家对角色特性的理解与阵容搭配的能力。其中,迷...
原创 千... 在《千年之旅》中拥有众多造型精美、机制独特的角色等待玩家培养,每位角色都具备专属技能与战斗定位。随着...
重庆嘉年华因《无畏契约手游》沦... 当夏末的重庆遇上《无畏契约》嘉年华,一场属于这座城市的狂欢盛宴就此拉开帷幕。从8月20日至24日,整...
2025年下半年低价云手机选购... 随着云端技术的成熟,云手机已成为手游玩家、电商从业者和学生群体的重要工具。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而言,如...
原创 绝... 官方正式宣席德将于2.2版本上半卡池正式上线,与玩家们正式见面。席德借独特的设计和强劲的战斗风格赢得...
顺威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顺威股份(00267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地下700米诞生全球第一,江门... 2025年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
珠海凌达等取得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
上海蜜度申请图像描述方法相关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蜜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图像描...
华为:一部手机连起全场景智能生... 将在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开幕的华为智能生活馆。(华为供图)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姝) ...
国盈光电取得二线跑马灯带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国盈光电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二线...
苹果iPhone 17 Air... 近期,科技界传来消息,知名记者马克·古尔曼在X平台上披露了苹果iPhone未来的规划。据他透露,苹果...
美的集团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夹...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美的集团(00033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夹爪...
台州新蓝标申请新型无压开水机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台州新蓝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上海市科技功臣!祝贺吕西林院士 一年前,14级台风“贝碧嘉”过境,风急雨骤,在632米高上海中心大厦的第125层,随着一个千吨级电涡...
深圳乐成光电取得光栅尺专利,提...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乐成光电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光栅尺”的...
珠海电信:推进“云改数转智惠”... 珠海电信办公大楼。 珠海电信工作人员在调测通信车信号。 在数字化浪潮下,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提升城市治...
山东京博取得一种加油机专利,降...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京博新能源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