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凯街道矮坳村的山坡上,2架运载无人机正频繁往返于菜地与道路之间,将一袋袋刚采摘的南瓜平稳、快速地运送至路旁的货车上。
无人机吊运南瓜。廖霜 摄
无人机飞手熟练操作设备,将无人机准确定位至南瓜堆放点,村民默契配合,将南瓜装入吊袋、挂上钩锁。短短两三分钟,重达上百斤的南瓜就从陡峭的坡地“飞”到了路旁的货车中。
无人机将南瓜吊运到货车上。廖霜 摄
“过去,矮坳村的南瓜运输全靠人力肩挑背扛,由于南瓜平均每个重达约10斤,加之山坡坡度较大、劳动力年龄偏大,搬运过程繁重低效,制约了采收效率。”望着频繁起降的无人机,驻村第一书记梁华平欣慰地说,“如今,无人机的使用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境。”
村民正在收集南瓜并装袋。杨林波 摄
据了解,此次投入南瓜运输的无人机单次可吊运120斤南瓜,相当于4名人工的搬运量;每天无人机可起降300余次,日运量突破3万斤,采收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10倍,成为秋收现场的“效率担当”。
南瓜种植负责人费明波告诉记者,今年5月,基地共种植南瓜860亩。自7月28日启动采收以来,已顺利完成两批采收,累计采收量已达800吨。所采收的南瓜以每斤0.35元的价格销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预计9月底还将开展第三批采收工作。
无人机运输不仅解决了劳动力不足和地形限制的痛点,更标志着秀山山地农业向智能化、高效化迈出关键一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崭新的科技动力。
通讯员 廖霜 杨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