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波网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人形机器人。
又是一年智博会,一场智慧盛宴再度开启。
自2011年宁波举办首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以来,这股“数智之风”吹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把数字经济和城市数智化的种子,深深扎进宁波这片热土。
十余年间,宁波数字产业化蓬勃发展,带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让越来越多的数字新力量成为产业转型的生力军。
十余年间,宁波产业数字化向纵深推进,“点线面”结合的理念不断迭代,让越来越多企业享受到数智化带来的新红利。
十余年间,宁波城市数智化向全域深入,人工智能新应用的加速涌现,让越来越多市民感受到城市转型带来的新变化。
共赴“数智之约”,宁波正向“新”而行。
宁波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崛起。
A
数字产业 向新向优
在一台台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的“心脏”里,在1.2万米深的石油钻井变频器内,一颗颗诞生于前湾新区的“宁波芯”,正在悄然提升能源传输的效率。
它们是清纯半导体提供的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下一代电网等关键领域。去年,企业主流产品碳化硅器件已突破500万颗,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
“大河有水小河满”,创新不是一腔孤勇,而是集体奔赴。在产业链视野下,清纯半导体正在编织一张创新共生的大网:与中电化合物等材料行业的翘楚深度协同,实现碳化硅外延片的稳定供给,两家企业的产品于去年双双入选宁波市优质产品推荐目录;联合积塔半导体等巨头,实现从设计到量产的跨越;与阳光电源、蔚来能源、宁德时代等数十家新能源领军企业达成合作……
“共生共荣”的生态引力,正加速吸引资源汇聚宁波。清纯半导体、中电化合物、群芯微电子、甬矽电子等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的同频共振,让设计、封测等环节环环相扣,衬底、外延等部件紧密相连。
在集成电路新领域,总投资160亿元的荣芯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正有序推进,建成后将形成每月3.5万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的产能,补上宁波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一环。
在具身智能新赛道,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的首条人形机器人本体量产中试线已建成投产,双足和轮式机器人设计年产能1000台,同时成立的宁波市具身机器人创新中心也已整装待发;由宁波华翔牵头建设运营的宁波具身智能产业基地,将重点打造模型训练场、数据采集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布局工业制造、文旅演艺、能源巡检等多个场景。
在软件产业新板块,九为健康为中医药产业装上AI大脑,手指轻触,系统便能识别受试者的脉象,自动生成一份健康报告,不仅分析症状根源,还能贴心地为受试者推荐“药食同源”的养生方案。
……
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新力量在甬集聚,成为宁波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这背后,是一套“组合拳”的协同发力。
通过迭代优化“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宁波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赛道,《宁波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及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帮助企业抢占AI风口。
通过探索建立“企业出题、政府助题、机构解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的协同闭环创新机制,宁波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城市级开源社区“NBopen”,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宁波新材料测试评价中心,以及南方中心、柯力传感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纷纷落地。
众多的“关键一招”积水成渊,让宁波数字经济焕发活力。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数字经济持续向新向优,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2895.8亿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细分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6.7%、12.8%。海曙区、北仑区及高新区人形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入选2025年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攻坚任务揭榜名单。
人工智能赋能宁波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
B
智能制造 AI涌动
当AI风吹进宁波,各类数智化应用的推进,让企业逐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在镇海炼化,来自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即将与原有的阿联酋石油融合,如何在保障油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精准调整压力、温度等数值,让油品尽快稳定,成为油品调整的关键难题。
“过去,油品调整完全依赖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根据压力、温度等实时数据,在现场手动调整,一次调整耗时五六个小时。”镇海炼化信息和数字化中心经理干建甫说,像这样的操作,镇海炼化平均每周需要进行两次,且对应的油品超过了30种,操作频繁且强度较大。
去年,镇海炼化与中控科技、宁波万华等企业协同研发、验证优化的石油化工大模型正式发布,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智能解决方案。作为国内首个石化行业大模型,经过历年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对比,结合AI大模型智算,将镇海炼化的油品调整时间大幅压缩至2.5小时,其精准度和效率堪比资深老师傅。
在宁波瑞卡电器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已成为22个业务员的标配。一旦有国外客户提出需求,业务员便会根据企业开发的人工智能应用“小满”,整理客户提出的要点,精准回答客户相应的问题。
“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升业务员的效率。”瑞卡电器数字化负责人高春来说,相比以前培养一名成熟的业务员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人工智能的应用,让业务员的培养时间大大缩短,即使是刚入手的新员工也能轻易上手,培养时间至少可以快一年。目前,瑞卡电器80%的客户邮件已交由“小满”进行梳理。
……
当AI逐渐融入宁波制造的发展基因,全力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宁波,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蓬勃兴起的新机遇。
数据显示,宁波已有30家工厂列入工信部《5G工厂名录》,拥有5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2个省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9家省级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
今年7月,在省经信厅公布的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试点首批名单中,鄞州区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试点顺利入选,成为全省首批五大试点之一。
“作为新一代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从优化运营管理水平、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等诸多方面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促进制造业的生产与服务模式、决策模式、商业模式等发生根本性变革。
在浙江省最新发布的《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宁波已被列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双核”之一,与杭州共同承担起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高地的重任。
事实上,在“人工智能+”领域,宁波已先行一步。
今年5月召开的全市“人工智能+制造”现场会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进会,吹响了宁波制造业转型的新号角。
通过印发《宁波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实施细则》,构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的新一代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已推荐获评先进级智能工厂60家,评定基础级智能工厂152家。
通过发布《宁波市“AI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试行)》,围绕重点产业、关键环节,梳理形成63个应用场景,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可复制”的人工智能应用路径。
通过全面部署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宁波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催化孕育未来产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锚定“人工智能+”,宁波将力争在三年内,在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家电、关键基础件、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形成一批引领全国的“人工智能+”示范样板,助力宁波成为全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标杆城市。
各类工业机器人已逐渐成为宁波企业的标配。
C
数智治理 焕发活力
近日,海曙区连续晴天高温,恰逢早稻收割季,农户老陈收到了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信号和未来十天天气预报。
随之而来的还有相关的高温专题及早稻收割专题等服务内容,老陈可以根据信息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给老陈发布信息的,是气象部门的新员工——“天机”机器人。
相比于手动发送,“天机”机器人能大幅提升气象信息的传播效率与准确率。目前,“天机”机器人已全面进驻海曙区气象局水稻、草莓、茶叶等10个农业气象服务微信群及全媒体中心服务群,开展全自动、全天候的天气预警服务。
不光是海曙,随着“天机”机器人服务场景不断提质扩面,目前全市共部署205个浙政钉机器人、77个微信机器人,已入驻海事、电力、春运、道路交通、保险、体育赛事、工程建设、防汛、水资源调度、农业、涉海涉渔、旅游、媒体等13类28个气象服务场景,提供智能化无人值守服务。
抓城市工作,城市管理和服务是重点。如何在改变管理模式上破题,需要凭借各类数据的串联,以数据要素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行全生命周期为核心路径,通过数字技术应用与制度创新,推进经济、治理、生活领域融合互促。
近年来,宁波持续围绕城市全域数智化转型要求,以数字政府2.0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在城市各领域的全面应用,激发数智城市发展新活力。
在汽车维修领域,市交通运输部门通过串联车辆事故案件、维修企业、保险公司、税务等领域的数据,成功打通车险理赔堵点,推出事故车辆“诚信修”平台,让车险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
在气象服务领域,气象部门通过数据联动,推出的“口袋气象”已拥有40多款应用,涵盖港航、绿色石化、电力、交通运输、水利等多个板块。
在金融服务领域,“甬金通”平台已汇集人社、税务等26个部门的61亿条公共数据,成为全市的数智金融大脑,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精准、便捷。
在教育领域,AI作业批改机已成为宁波老师的得力助手,在AI加持下,40多份作业5分钟内轻松完成扫描与批改,有效帮助提升教学效率。
在医疗领域,全市医疗机构全面推进DeepSeek模型服务介入,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覆盖10个区(县、市)、140家基层医疗机构,协助基层医生服务患者973万人次。
在城市治理领域,老旧小区垃圾箱安上了“超强大脑”,从“脏乱差”过渡为智能分类投放;日湖公园安装智能水肥管理系统,科学精准灌溉养护绿植;庆丰桥、鄞州大桥、西洪大桥等跨江桥梁实施全天候监管,桥梁超限率降低80%。
……
众多应用场景的落地,正揭开宁波数智城市“新”的一角。
在数据要素赋能领域,今年上半年,宁波市级数据交易公司正式成立,“数据要素×”大赛宁波站赛事、2025“数字新力量”全国行活动先后举办,春建电子、博登智能、朗达科技等一批行业高质量数据以及时空信息数据流通平台陆续发布,全市已累计上架数据产品1224个,累计交易金额突破5.8亿元,数据要素加速赋能实体经济。目前,宁波已初步建成城市算力网,全市高性能算力达2980P,10个万兆光网试点项目启动建设,城市数智底座进一步夯实。
起手布局,落子成势。
今年8月底,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系统推进“人工智能+”的总体要求。《意见》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的产业体系完备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海量数据资源优势、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向国家智能优势转化。
当人工智能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全球加速迈向数字时代的新阶段,在数字化变革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的当下,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宁波的数字未来,拥有无限可能!文图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 殷聪 陆财锦 张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