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启幕,600余家国内外企业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创新产品、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全方位呈现人工智能赋能生产生活发展的新图景。
重庆智博会期间,中科曙光推出了AI超集群系统,并协同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推进产业链开放跨层协作,共创智算产业“安卓模式”。新华三、浪潮等企业也积极探索以开放生态路线发展超节点,实现跨厂商协同。这些开放系统通过适配多品牌GPU、兼容主流软件,以跨层协同优化打破产业“技术墙”“生态墙”,为人工智能赋能多产业、多场景提供了坚实、普惠的算力底座。
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发布(中科曙光供图)
融合是释放“人工智能+”价值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生产要素的深度重构、产业生态的系统升级。在制造业,首钢股份冷轧公司成功落地67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其中AI场景占比高达61%,实现了“数据+AI”双轮驱动的企业运营新模式。在农业领域,中国中化发布农业种植大模型iMAP,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智能决策,试点100万亩农田,农事决策时间缩短75%。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指出,智能计算时代需实现“人-机-物”三元融合,这一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要延伸到产业协同中。
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认为,AI计算开放架构旨在共建开放、普惠的中国智能计算产业生态,将为“人工智能+”的产业融合提供高效、可靠的算力支撑。(来源:中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