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正式落下帷幕。600多家国内外企业,以智博会为舞台,向公众展示了3000余项创新产品,也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智能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
连续逛了几届智博会,但没有哪一届像今年这样令我印象深刻。这种深刻,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两个多”:参观人数多、未成年人多。
这个“多”,很具体。在云深处、赛力斯、华为等热门展台,从开馆到闭馆,都能看到排队的孩子们。他们要么在等着人形机器人开赛,要么在等着登上新款智能网联汽车,要么在等着试驾智能座舱。宇树科技展台,里里外外围满了孩子和家长。一位年轻妈妈将三四岁的孩子扛在肩上,探着身子靠近展台围栏,一边问孩子“能看清楚吗”,一边使劲将孩子再往上扶一扶。
这个“多”,很惊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城市的未来。吸引更多孩子逛智博、长见识、启思维,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见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比课堂上、书本上说一百句、一千句,效果都要好。这群穿梭在各展馆、流连在各展台的孩子,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参展商咨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不知疲倦地根据地图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展台。
智博会不仅是城市的盛会,也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播种”。它于无声处,在孩子心中播下一粒种子,让更多孩子看到科学之美、科技之韵、智能之新,看到一座城市美好的样子、务实的样子、未来的样子。
美好,在于一场科技盛会成了孩子们的大教室、大课堂。建筑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智能工业机械臂、智能座舱、陪护机器人……年年迭代的智博会,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制造惊喜。在此过程中,“智”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里萌芽,引导着他们向着AI科学家、系统架构师、算法工程师等方向前进。
务实,在于重庆用各种方式,呵护孩子们的好奇与探索。从“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到“启蒙小小科学家”,重庆持续针对在校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学生,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科技主题活动。这些活动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也让他们早早接触科学,亲历智能科技的进步与趋势,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未来的重庆会怎样?在智博会上的孩子们身上,能看到答案。时间慢慢流逝,孩子渐渐成长,尼葛洛庞帝笔下的“数字化生存”会成为孩子们习以为常的每一天。这些从小接触智能设备、使用智能应用、见证智能化趋势的孩子,将在耳濡目染中,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也将在保持好奇、坚持动手、独立思考中,为城市发展贡献更多创新力。
智博会是科技的盛会,也是参展企业的舞台,更是孩子们触摸前沿科技的窗口。期待在更长的时间里,重庆能继续与智博会一起成长,为更多智能创新成果提供合作的平台;更期待孩子们踊跃参会的热情,能让“儿童”这个要素更深地融入下一届智博会、未来的城市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