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取材网络
中美航天员还有体质差异吗?
4月30号下午14时02分,我国神舟十九号三名航天员顺利回家,而在出舱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三位航天员皆是由工作人员抬着出去的,这一情况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之所以好奇得说到另一边美国的情况,一样是在四月份,美一艘名为“蓝色起源”的商业飞船成功飞往太空,反观他们的航天员在落地出舱时,6名航天员皆是自己走出来,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和我国航天员形成了巨大反差。
而且,美国这六人还全都是女性,到达地面有人激动的亲吻大地,有人张开双臂跑向亲友,根本没有需要抬的迹象,很难不让人去联想这到底是为什么,难不成是美国技术更好或是体质更强?
取材网络
并没那么复杂!
能有这种想法其实并不算奇怪,毕竟从根本意义上来说,美航天发展比我国起步早,技术上好一点是很多人心中共有的想法,但以上述的情况来说,还真和技术体质没有任何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我国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在太空呆着的时间可和美这次商业“上天”有着天壤之别,咱这次的“太空出差”时间达到了183天,反观美那“航天任务”只不过是去太空呆了11分钟搞个“太空游”。
取材网络
来看我神舟十九号航天员都干了什么,在这183天的时间里,我国航天员共进行了3次太空出舱活动以及6次载荷进出舱任务,一举创下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9小时的世界纪录!
共开展了80多项实验与应用,完成了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多项任务,这已经体现出了我国航天员的个人能力有多么出色,反观美的这次商业上太空就真的只是溜一圈而已。
取材网络
这就好比深蹲,一个人蹲在那10分钟,猛的起身会感觉头晕目眩有想摔倒的情况,另一个人仅仅蹲了几秒就站了起来,身体没有不适是必然的,与技术体质毫无关联,而美先前那俩被困航天员出舱就也是被“抬”出去的。
取材网络
滞留太空时长超九个月,今年3月18号,“龙”飞船带领美意外被“困”空间站的航天员回了家,他们两人的出舱情况才算是正常的,与咱一样是由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抬”出去,而非大摇大摆的走出去。
当然不只是与滞留太空时长有关,高度也是关键,我国神舟十九号是在离地约400公里的高的近地轨道环绕地球飞行,美那“蓝色起源”的飞行高度离地仅有100公里左右,11分钟的太空游也只有约4分钟处于失重状态。
取材网络
为何正经去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出舱会被抬走,其原因就要与重力环境的变化相挂钩,太空没有引力,在无引力环境下停留时间长,猛然来到了存在地心引力的环境对航天员来说一时间很难去适应。
失重状态时,人体血液等液体会朝着头部胸部涌去,而在来到地面后,会导致航天员的血液流动出现紊乱情况,立体耐力也会有所下降,相继而出的还有脑供血相对不足等情况。
取材网络
除此外,因为作用于人体平衡的前庭神经无法及时反应,还会产生平衡定向力障碍,哪怕一个航天员锻炼的再好,身体素质再强,长时间无引力环境呆久了回到地面也得老实被抬走,若强行站立指不定就得骨个折。
实际上,在返航舱回到地面后,所要进行的第一步其实并非是出舱而是在舱内进行医监医保,自己确认一次地面医监医保车还要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一系列流程走完航天员还得面临一段不短的后恢复期。
取材网络
宇航员真的不容易
不是大伙想的那样,航天员一落地做个体检就没事了,在其之后还要进行为期5到6个月的后恢复时期,共要分为三个阶段,一阶段在于生理功能都基本恢复,二阶段则是疗养恢复和身心都全面恢复。
最后的第三阶段时间最长,要进行三到四个月,航天员需要进入到各种任务训练阶段,这些做完还要恢复个半年,同时再来一个全面综合的检想评估,看到这可能就要有老铁要异想天开了。
取材网络
为何要恢复这么久,难不成太空真的会给航天员身体带来大影响?毕竟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不在少数,更有媒体称去太空“出差”还有影响到女航天员生育,那事实是这样的吗?
显然这时不可能的,太空生活实惠对航天员造成一些影响没错但并不包含生育方面,主要侧重在身高增长、肌肉以及骨骼退化等方面,而且这是可恢复的并非永久性,什么生育后才能去太空之类的传言纯属谣言。
取材网络
再来看另一个传言说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这话是建议在美航天员斯科特于太空出现颈动脉、视网膜变厚、体重变轻以及认知能力下降等变化上的,认为这些情况是基因突变的体现,那它可信吗?
对此我国科学院专家有进行解释,表示称所谓的“基因变化”可能出现在外在基本表达上面,内在基因是不会改变的,退一步来讲,像我们在地球生活其基因表达也会出现变化。
取材网络
基因表达变化与基本本身的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你熬上个几次夜都可能出现变化,后者若出现变化那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简单举个例子,黑猩猩都知道吧,它与人类的遗传编码仅有1.2%的不同。
这也就是说,若人体DNA出现变化哪怕只是1%,那所影响的可能就是一个物种的进化,上次太空夸大说基因突变太离谱,大伙可别盲信。
取材网络
无论哪一个国家,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都是最为关切的重点,我们国家在载人航天工程上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始终把确保航天员安全摆在首位,相信在国家的不断完善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定能迈入一个新高度。
取材网络
参考信源
央视新闻2025-04-30 15:51北京——完整出舱视频丨健康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安全顺利出舱
央视新闻2024-05-01 08:09——神十七航天员返回地球后身体有何变化?恢复需多长时间?
上游新闻2022-12-05 17:30——每日一答丨为什么航天员出舱需要被人抬着走
SpaceX星舰
东南早报2025-04-15 03:56——刚刚!“水果姐”凯蒂·佩里乘坐火箭成功飞往太空,停留约11分钟后返回地球
鲁网2025-04-30 16:01山东——“太空出差”183天的山东籍航天员宋令东凯旋
环球时报2025-04-24 14:53北京——神二十即将发射!航天员太空生活传言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