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能源销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电车拿油车没办法?
创始人
2025-05-14 14:20:49
0

“32.80%、35.80%、41.60%、43.70%、47.00%、48.40%、51.10%、53.90%、53.30%、52.70%、52.30%、49.40%。”

相信大多数读者,会对文章开篇突然抛出的一连串数字感到费解,不禁反问究竟代指什么?答案非常简单——去年1-12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

换言之,观察中国车市油电转化进程最好的锚点,没有之一。

而面对如此结果,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随着7月历史首次迈过50%大关,新能源车已然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选择。”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站在去年年末的节点,曾大胆预测:“迈入新的一年,该项数据一定会继续向上,朝着55%、60%甚至更高的里程碑所冲击。”

但,实际情况却有些事与愿违。

仅拿过去的一季度为例,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分别只有41.5%、49.5%、51.1%,并未迎来想象中的井喷。相反,今天文章的主角成功拿下“渡江战役”后,油电之争好似进入到了僵持阶段。

殊不知,结合上周末乘联会公布的4月终端成绩单,再次佐证了我的判断,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仅环比微增至51.5%,仍徘徊在50%附近。

零售环比下跌8.7%

“为何油电之争会进入到僵持阶段?”

“说到底还是消费者的心智并没有被新能源车彻彻底底的占领。”

绝不是杜撰,文章开篇一段对话,就发生在与同事的讨论中。在我看来,今天文章的主角虽然在产品综合体验上超越了传统燃油车,但想让所有潜客都打破偏见去心甘情愿得掏钱买单,尤其是诸多内陆与低线市场,依旧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主机厂们,只能是“日拱一卒”,等待真正意义上量变引发的质变。

由此把视线拉回到4月终端成绩单,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为113.3万辆,同比增长40.2%,环比增长0.3%;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90.5万辆,同比增长33.9%,环比下迭8.7%。

理性客观的讲,后一部分的走跌,显得有些刺眼。

好在,4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销量达到18.9万辆,同比增长44.2%,环比增长31.6%,一举用行动打破质疑,算得上令人欣慰的利好。

而除了开篇提及的零售渗透率,4月厂商批发渗透率为51.7%,较2024年4月提升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批发销量超2万辆的车型共有15款。

分别为比亚迪宋的84,088辆、比亚迪海鸥的55,028辆、五菱宏光MINI的36,337辆、吉利星愿的36,270辆、特斯拉Model Y的33,960辆、小米SU7的28,585辆、五菱缤果的25,294辆、比亚迪秦L的25,201辆、特斯拉Model 3的24,499辆、吉利星越的24,083辆。

以及奇瑞瑞虎8的23,887辆、大众帕萨特的21,882辆、比亚迪元的20,623辆、比亚迪秦的20,619辆、日产轩逸的20,233辆。

其中,新能源车牢牢占据前9位,后6位则为传统燃油车。再次与“油电之争进入僵持阶段”的判断不谋而合。

另外,值得分享的是,4月纯电动乘用车批发销量为71.9万辆,同比增长49.2%,环比增长1.5%;狭义插混乘用车批发销量为32.2万辆,同比增长21.7%,环比下降3.2%;增程式乘用车批发销量为9.2万辆,同比增长49.3%,环比增长3.8%。

对应结构纯电动占比为63.5%、狭义插混占比为28.4%、增程式占比为8.1%。作为对比,去年同期三部分分别为60%、33%、7%。

是不是又和预期有点不同?

“油箱”展现出的威力,同样没有想象中的炸裂。换言之,本以为狭义插混与增程式乘用车相加,能够和纯电动乘用车在输出上掰掰手腕甚至平分秋色,但后者却悄悄巩固了自己的领先优势。

至于背后的原因,又是多维度的。

三分天下成为幻想?

“中国新能源市场,没有一条技术路线能够一家独大。”

“很快,抛开传统燃油车艰难固守的那一点点蛋糕不谈,纯电、插混、增程在份额上,很有可能实现三分天下的稳态局面。”

并不是杜撰,本段开篇的两段观点,同样写自去年年末的一篇文章。此刻,故事的剧情,并未朝着想象中的方向发展。顺势,试图解答上一段遗留下的那个问题:为何今年“带油箱”的新能源车会增速放缓?

就我个人觉得,“一方面,传统燃油车通过超低价实现的反扑不不容小觑;另一方面,随着纯电相关产品续航、补能等维度的技术愈发成熟,很多用户慢慢开始选择一步到位。”

相比之下,从主机厂维度来看,类似比亚迪、理想、问界等等“主力选手”的波动与调整,也是造成“带油箱”新能源车增速放缓最直接的诱因。

另外,值得分享的是,身边已经出现了好几位初代增程用户,在面临新一轮置换时,毫不犹豫的入手了纯电车型。

当然,能够预见的是,随着电动化转型浪潮的滚滚向前,加之上述多个品牌的迅速回暖,今年下半年“带油箱”的新能源肯定会迎来所谓的上扬,在增速上朝着纯电梯队追赶。

只不过,最终“三分天下”的概率正在变小罢了。

由此抛出一个新的问题:结合1-4月零售渗透率等多维度的数据,既然油电之争进入到了僵持阶段,那么什么才是下一个破局点?

在大多数眼中,或许是自主品牌继续祭出摧枯拉朽的攻势,亦或是停不下来的价格战再上强度,反正总会击溃传统燃油车的纵深腹地。

没错,都没有错。

但更关键的“催化剂”,还是合资品牌。毕竟,就拿4月为例,该群体的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仅有不到7%。

更直白来讲,只有它们彻底的拥抱电动化,今天文章的主角才会迎来“渡江战役”后的总攻时刻。不然,僵持仍会持续下去。

读到这里,肯定又会有人发出质疑:“合资品牌舒舒服服卖油车赚钱不就好了?为什么非得花费巨大代价在华寻求转身?”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道理,“潮水来了,谁也挡不住。”

纵使再过努力,传统燃油车份额的溃缩无法逆转。聚集合资品牌,与其陷入慢性衰落的状态中,不如尽快切入新的赛道谋求分羹机会。

而今年,该群体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究竟能攀升到一个怎样的高度,会是观察中国车市油电之争十分有趣的锚点,也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大盘以怎样的表现收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南将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Ⅱ... 8月23日20时, 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将防汛防风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防汛防风Ⅱ级应急响应。 根据气象...
投保理赔更便捷!众安在线将“碰... 8月23日,众安在线在第27届亚洲宠物展上宣布与支付宝线下支付创新功能“碰一下”合作,融合碰一下NF...
搭台话“芯”!西部半导体产业生... 沙龙现场。实习生 王雨欣摄 人民网成都8月23日电 (赵祖乐、实习生王雨欣)8月23日,西部半导体产...
“PPP新机制”后首例信息化领...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文章来源:国家发改委、克拉玛依融媒 2025年8月23日,据国家...
马斯克曾邀扎克伯格助其收购Op... 据海外媒体报道,最新法庭文件显示,马斯克今年2月在发起974亿美元收购OpenAI的过程中,曾尝试拉...
山东钢铁公布“一种提高KR脱硫...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提高KR脱硫效果的控制方法”专利公布。 摘要...
腾讯押注10年的宝藏团队,带着... “你必须研究十几年才能做出这东西。” 文/梁乐天&托马斯之颅 “把价格打下来!不要158,只要98!...
关注|在大理弥渡,人工智能技术... 在大理州弥渡县 人工智能技术 正悄然改变着山区教育的面貌 今年以来 在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冶科技“一种节能炉辊自动冷却...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苏华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节能炉辊自动冷却开模铸造设备”专利获授权...
智能工厂:开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免责声明 本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搜集于互联网,非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请勿将该文章用于任何商业...
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级充电站... 超充站设备正为新能源重型卡车补能。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供图 8月22日,基于华为兆瓦超充打造的...
【云梦西游】这才是2025年该... 最近被朋友安利了《云梦西游》,玩了一周彻底入坑!这游戏简直是把"良心"两个字写在脸上: 🚀 十分钟...
向产业前沿攻关 让供需双方碰撞 本报讯 (记者 徐冠英) 8月22日,2025年江苏省“J-TOP创新挑战季”信息通信产业专场活动在...
千年古镇“锁”馆焕新 苏州黄埭... 近日,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的中国锁具文化展馆完成智能升级,重新对外开放。公众提前预约后,即可进入场...
元脑智能申请故障确定相关专利 ...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故障确...
Double Fine正在推进... 尽管开发商Double Fine正准备发布其叙事冒险游戏《Keeper》,该工作室似乎也在推进其他项...
终于,无边框 iPhone 要... 今年 6 月,苹果在 WWDC 上公布了新一代 iOS 26 系统。 其中最大的新变化,就是名为「液...
《消逝的光芒:困兽》拥有系列迄... 在近期视频展示《消逝的光芒:困兽》(Dying Light: The Beast)残酷近战玩法后不久...
技术驱动下音乐产业的结构转型与... 同时,分发逻辑也从过去依赖中心化渠道转变为由算法驱动的长尾效应,个性化推荐机制使小众音乐获得了更多曝...
重庆荣昌:筑邦科技硅晶石陶板生... 8月20日上午,荣昌高新区广富组团的筑邦建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筑邦科技”)绿建产品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