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打通科研人才从“写论文”到“出成果”的路径
创始人
2025-06-22 15:40:49
0

韩苗苗 闫长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从乡村振兴一线到科技创新前沿,从生态保护实践到民生福祉改善,各个领域无不呼唤着众多科研人才的努力拼搏。

当前,制约科研人才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因素依旧客观存在。传统教育体系中“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尚未根本扭转;科研评价体系中“重论文、轻转化”偏差不同程度存在;转化服务体系中“产教融而不深、校企合而不作”情况尚未彻底解决。为此,需要更好打通科研人才从“写论文”到“出成果”的路径,从提升科研人才的核心素养、完善科研人才的培养路径、助推科研人才的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多维发力。

提升科研人才的核心素养

更好打通科研人才从“写论文”到“出成果”的路径,要致力于提升科研人才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广大科研工作者构建“躬行实践—创新突破—韧性迭代”的能力闭环。

勤于躬行实践,提升链接现实的能力。科研人才要走出“象牙塔”,将目光从文献索引转向广阔天地,于真实场景中发掘真问题。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验证优化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解决复杂问题。从“生产线”走向“大市场”,促使技术价值实现“理论可能”到“商业现实”跃迁,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

勇于突破壁垒,提升原始创新的能力。当前,科技创新需要具备高度复杂的知识体系,重大挑战面临技术、资源、经济、政策等多重要素叠加,单一学科视角难以有效应对。对此,科研人才要勇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强化跨学科知识储备和系统性能力,在多元知识的交汇点上对科技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前瞻性判断,以多学科多领域技术融合聚变驱动科技创新,催生颠覆性技术,提升“从0到1”的原创能力。

敢于直面挫折,提升韧性迭代的能力。随着科技创新过程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科研人才面对技术失败、市场风险、制度障碍时,要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坚持、敢于试错,于抗压容错中寻求转机;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技能,提升动态适应力;强化意志品格,甘坐“冷板凳”,践行长期主义,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破除“科研短期主义”禁锢。

完善科研人才的培养机制

更好打通科研人才从“写论文”到“出成果”的路径,要致力于完善科研人才的培养机制。为此,要进一步完善以评价改革为牵引、以产教融合为基石、以协同创新为纽带的人才培养路径。

重构培养“生态链”,缓释培养过程“脱节之痛”。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导向,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课程体系,并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增设问题导向、项目驱动综合课程。打造“沉浸式”实践平台,探索建设集“教学、科研、中试、转化”为一体的校地、校企共建产学研一体实践基地。推广校企“双导师制”,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增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

重塑评价“指挥棒”,破解评价体系“悬空之困”。适配多元分类的人才评价体系,提升职称评聘、人才遴选、项目验收中实践贡献的指标权重。完善应用成果认定标准,将专利转化、产品研发、难关攻克、资政报告与高水平论文科研成果等比量化。适配长周期评价机制,尤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长期攻关研究领域和人才推行弹性考核、里程碑式考核制度,以及科研容错机制以激发创新活力。

重组协作“共同体”,畅通协同机制“梗阻之难”。探索构建以区域特色、行业需求、领军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促进技术、人才、资源精准匹配。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各合作主体权责利,制定知识产权权利义务、收益归属分配规则,构建利益共同体,激发合作动力。建立健全政府、学界、企业间的人才轮换、挂职、流转机制,加强聘任管理、强化组织保障,构建产学研良性循环新格局。

助推科研人才的成果转化

更好打通科研人才从“写论文”到“出成果”的路径,要致力于助推科研人才的成果转化落地。

明确科研成果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构建“需求—技术”双向对接机制,深入开展技术评估和市场调研,避免“闭门造车”和“技术空转”。从技术成熟度、现实适配性、资源支撑力等维度系统化预估创新周期和转化风险,避免投入产出严重失衡的陷阱。着眼校企深度融合,确保项目可行性和持续性,提升成果转化成功率。

以权属改革释放科研成果转化新动能,通过合理的产权界定和比例分配调动各方积极性。提升科研人才和机构的主体地位,扩大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自主权。完善以价值为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分配对象和贡献认定,确保科研成果转化收入与实际贡献相匹配。适应不同科研成果特点和市场需求,探索包括赋权、转让、约定收益、作价入股等多种转化方式,促进成果转化提质增效。

加强专人专事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化服务队伍建设,助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成立负责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专门机构,实施技术经纪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引育并举培养壮大既懂技术又懂市场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优化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岗位设置,拓展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发展空间,着力破解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加速科研成果落地。

综上,打通科研人才从“写论文”到“出成果”的路径,本质在于将人才培养回归“知行合一”的育人本源。当越来越多兼具学术深度、实践厚度与情怀高度的科研人才,把论文写在车间产线、阡陌田野、大国重器之上,必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磅礴的创新动能。

(作者分别系北京交通大学讲师、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宁波朗迪取得网布烫边切割装置专...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朗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网布烫边...
富兴塑膜取得PVC塑膜压纹成型...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苍南县富兴塑膜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PVC...
美国拟2030年前在月球建成核... △艺术家描绘的月球上的电力系统。(图片来源:NASA) 当地时间8月5日,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交...
TTG3-1KSG,清清正反手... TTG3-1战胜KSG,终于结束了对KSG的连败。从EWC回来之后他们似乎变强了,清清证明了为什么萝...
中国电信视联网赋能基层治理 提... 近日,丰都县仁沙镇依托中国电信视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推动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上古OL》开发商被砍掉的《黑... 微软最近的大裁员砍掉了《上古卷轴OL》开发商备受期待的新IP(代号为黑鸟计划)以及Rare工作室的《...
山东科嘉电气:高效智能充电方案... 山东科嘉电气近日推出了两款创新充电设备,专为不同领域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这些设备分别...
科技前沿丨普通家庭何时能用上保... 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
泰科汽车取得油箱加油单向阀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芜湖泰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油箱...
当年吹爆Edge浏览器的我,现... 每位资深玩家,在对枪失败、团战暴毙后,都有一套神圣的仪式: “诶今天鼠标有点飘”、“这键盘键程不对”...
走出光伏同质化困境,BC生态圈... 来源:澎湃新闻 隆基绿能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李振国 同质化的红海厮杀,令光伏产业深陷恶性竞争泥潭。乘...
AL被打晕了?IG辅助抢大龙翻... ★游戏马蹄铁原创 AL对战IG第二局 IG无愧是现在LPL的人气王,流量王,他们的比赛不仅是明星选...
LOL:BLG被曝不是全华班,... Shadow护照是意大利的 在LPL赛区中,全华班自带流量和话题,像RNG、BLG这种主打全华班的...
紧盯AI人才,“鹅厂”招新,软... 8月6日,腾讯2026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本次招聘面向2025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毕业的大学生...
DOTA2 7.39d 更新深... 当看到 7.39d 的更新日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简单的数值微调,而是V社对当前版本生态的一次...
《仁王3》制作人访谈:保留硬核... 今年6月,《仁王3》发布了首支预告片,并宣布游戏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发售,登陆PlayStation 5...
青春好市 | 以手抵心,对话千... 当棕榈叶在指尖翻飞成灵兽,当大漆在掌心打磨出光华,当破碎的古瓷片在你手中重获新生...这不是遥远的传...
IDC:Q2中国消费级游戏本市... IT之家 8 月 6 日消息,市场研究机构 IDC 今天发文,披露了中国消费级游戏 PC 市场的数据...
小米手机欧洲市场份额首超苹果,... 【太平洋科技快讯】8 月 6 日,小米集团合伙人、小米集团总裁、部总裁兼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社交媒...
王者荣耀:夏侯惇喜迎加强,亚连... 王者荣耀本赛季已经进入中期,还没有拿到王者印记的小伙伴确实该抓紧时间了,毕竟到了赛季后半段上分难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