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由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半导体制造与设备及核心部件董事长论坛上,日联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孔海洋以《AI智检:日联科技X射线的中国“芯”视野》为主题,与现场嘉宾分享了精彩观点。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刘礼文)9月4日,在由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半导体制造与设备及核心部件董事长论坛上,日联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孔海洋以《AI智检:日联科技X射线的中国“芯”视野》为主题,与现场嘉宾分享了精彩观点。
孔海洋解释称:“微焦点/纳米焦点X射线源,是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的‘心脏’。它是整套工业X射线检测装备射线能量发生器和成像源头,不仅能决定整机性能的天花板,还可直接决定检测装备的空间分辨率、穿透能力、成像稳定性三大核心指标。”
基于日联科技在射线源上取得的技术突破,目前其已实现闭管微焦点、开管射线源、大功率射线源等多类型X射线源的全谱系覆盖,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从基础理论、关键材料、制备工艺到可靠性验证全链条覆盖,并实现多类型射线源大规模产业化的企业。“对日联来说,射线源不只是一个核心部件,也是公司创新的起点。”孔海洋介绍称,目前,日联科技的射线源已经覆盖了从90kV到110kV,最多到150kV的闭管射线源;其开管射线源也取得突破,可做到百纳米级别。
“在研发射线源和智能检测装备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倒逼我们开发了更智能的检测装备。由此,我们从原始的传统视觉算法、机器学习算法,逐步引入AI相关方法。”谈及AI赋能话题时,孔海洋举例称,AI影像软件是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的“大脑”和“神经”,射线影像和视觉影像、超声影像等多模态的融合,能够让检测取得更好效果。尤其是在缺陷检测过程中,可对缺陷进行自动识别、量化分析,自动寻找缺陷规划检测路径,完成自动检测等。“正是得益于AI的应用,使得日联的相关设备进一步提升了检测效率和精度。”
“相关产业的需求,也在推动日联持续加大AI影像软件领域的研发力度,进一步拓展海量数据、算法智脑、算力中心及影像系统开发等领域。”孔海洋说,日联科技在行业内率先构建了工业X射线检测“数据+算法+算力”的AI智算闭环,巩固扩大企业在技术和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
据悉,日联科技还积极践行“出海”战略,分别在新加坡、匈牙利、马来西亚、美国等地成立海外子公司或设立海外工厂,公司产品销售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为4000余个客户落地了30000多个相应的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依托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深厚的AI等技术储备,助力日联科技突破完成从高端智能检测装备制造商向AI驱动的工业智能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孔海洋说。
孔海洋认为,检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整个行业的从业者一起携手努力,和时间做朋友,完成中国半导体检测装备从跟跑到并跑,最后到领跑的一个持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