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这些“防蓝光”手机膜效果等于保鲜膜
创始人
2025-08-31 23:01:12
0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手机膜时都会选择“防蓝光”功能,商家也常常宣传可以“隔绝99%有害蓝光”。

这些防蓝光手机膜真如宣传所说的那样有效吗?近期,记者对手机膜是否具有防蓝光功能进行了深入调查。

平台商家主推

“防蓝光”手机膜产品

在一些电商平台,大多数售卖手机膜的商家都声称自家的产品具备“防蓝光、护眼、抗疲劳”等功能,尤其是“99%防蓝光”的宣传语常常吸引消费者购买。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线下商家也在大力推广带有“护眼”功能的手机膜。

记者从线上线下多个商家购买了9款宣称防蓝光的手机膜,价格从9.8元到140元不等,均宣称具有防蓝光功能。

总台记者 郑雨龙:我手里的这两款防蓝光膜,样品一是单一涂层材质,样品二是多模涂层材质,价格差距在60元左右。从外观上也可以看得到,样品二要比样品一它的色彩和亮度要更深一些。

湖南永州某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员 李平:样品一蓝光阻隔率是42.2%,透光率是91.2%;另外一款蓝光阻隔率是52.1%,紫外阻隔率是61.2%。

目前,手机防蓝光膜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普遍参照国家推荐标准将短波蓝光阻隔率大于20%,作为手机膜防蓝光功能的基础技术指标。

记者购买的其他几款手机膜,3款蓝光阻隔率在40%到50%之间,4款阻隔率低于20%,在0.1%到16.4%之间。蓝光阻隔率低的话,直观效果是什么样?

记者来到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个实验室,专家通过对比测试,个别产品蓝光阻隔效果和家用保鲜膜差不多。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征:我现在把贴膜放到光谱仪前,可以看到蓝光的强度好像降低了一点点。我们把这一小块膜放到光谱仪前,它对全光谱的抑制效果和刚才这张手机膜几乎是一样的。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征:我们手里这一张手机膜应该并不具备防蓝光功能,当然它比保鲜膜的优点就是它硬一些,适合贴在手机上做保护。

专家:评估防蓝光效果

需结合光源强度

从本次调查来看,市场上许多“防蓝光”手机膜的效果与宣传不符,甚至部分产品完全无法阻挡蓝光。那么,究竟如何判断这些手机膜的防护效果?是否有更具防护能力的产品呢?

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介绍,评估手机膜防蓝光效果,阻隔率大小并非唯一标准,还要结合手机本身的发光强度综合判断。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王国杰:阻隔的值,阻隔20%也好,50%也好,和背光模组、背光源显示器件,也就是手机本身器件发光的性能密切相关,背光模组发的蓝光有多强,再提阻隔率,如果本身背光光源蓝光就非常非常高,即便砍掉50%,蓝光还很高,这东西就没有啥意义。

防蓝光效果达到99%多为营销噱头

针对部分商家宣称手机膜防蓝光效果达到99%,甚至100%的说法,专家提示,蓝光是屏幕显色的关键色彩,如果真的阻隔掉蓝光,手机就会严重偏色,视觉体验失真。

随着人们对视力保护的需求增大,手机膜产品从原本的物理防护,升级为光学防护。市场上的防蓝光膜,通常通过添加微粒涂层来实现防护效果,这些涂层的工艺水平直接影响膜的蓝光阻隔效果。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产品的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际效果与宣传差距较大。

在湖南的一个手机膜生产园区,一家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要生产一款既舒适又有一定防蓝光效果的手机膜,需综合考虑膜的多项要求。

湖南永州某手机膜生产工厂副总经理 杨柯:手机膜要实现防蓝光,刷涂层就可以实现,但是简单靠涂层就会明显改变膜的亮度和色度。要保证良好的使用体验,就必须同步在基底材质、光学设计、膜层工艺上做适配。

部分商家混淆产品属性

误导消费者

目前,“防蓝光”膜的研发通常由厂家与科研机构或卫生单位合作进行,但由于尚未建立严格的行业标准,市场上一些商家混淆产品属性,将普通手机膜冒充为“防蓝光”膜销售,从而误导消费者,甚至以次充好。

湖南永州某手机膜供应商 王咏鸿:我们也在呼吁从行业标准角度制定一个量化的技术指标,也为广大消费者购买提供一个明确的商品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具有一定防蓝光功能的手机膜在白色背景下通常呈现淡黄色,而在强光下则显现出淡蓝色。此外,使用紫光灯照射手机膜,如果膜面能显现蓝光,就说明其含有防蓝光涂层或微粒,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一方法来初步判断产品的真伪。

长期接触短波高能蓝光影响眼健康

电子屏幕中的蓝光真的像商家宣传的那样具有巨大危害吗?医生表示,短波段、高强度的蓝光确实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在长期接触的情况下,可能会加重眼睛的疲劳感,甚至影响视网膜健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 宋伟涛:在400到500纳米范围的蓝光波段,对人的眼睛是有一定损害的。长时间暴露在电子产品之下,会增加视疲劳,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会加重近视。

专家指出,真正保护眼睛的关键在于科学用眼,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

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 付晶:我们长时间去盯着电子屏幕看,一定是不健康的,对眼睛也是不利的,最好控制好时间,控制时间不仅仅是一天的总时长,也要控制好单次的时长,就是看半个小时,休息上五到十分钟,哪怕我们做到“20、20、20”,就是我们近距离视物20分钟,去远眺20英尺以外,也就是6米以外不少于20秒,这样对我们的眼睛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度19亿美金买的马骨拔线了!... 鞭牛士 近日,91助手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及产品迭代优化需求,将于9月27日23时59分起全面停止...
贵旅数网:以数智之力激活贵州旅... 涂敏 高华 阳茜 编者按: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如期而至,本届数博...
让AI把私有数据用起来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世容 “让AI把私有数据用起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
央视曝光:这些“防蓝光”手机膜...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手机膜时都会选择“防蓝光”功能,商家也常常宣传可以“隔绝9...
快手光合大会2025:短直融合... 在近期于线上盛大召开的2025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上,快手科技深入分享了其驱动内容生态发展的核心蓝图,...
《绝地潜兵2》Steam版销量... 《绝地潜兵2》于2024年2月8日发售,首发同时登陆了PC与PS5,仅仅发售三天后,销量便突破100...
陕北说书人高小青:从负债到快手... 8月29日,四川成都,2025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如期举行。这场以“生而不同、创作无界”为主题的大会,...
2025数博会给贵阳带来了什么... 八月的贵阳,绿意葱茏中涌动着数字的脉搏。8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举行,以...
中国6G技术再突破,全球专利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5G技术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据统计,国内三大运营商的5G用户数...
9月1日起 这些AI内容必须打... 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9月...
“智联建安”AI智能体发布 破... 【深圳商报讯】(记者 任建新)8月29日下午,“智联建安——建筑施工安全垂直行业大模型暨AI智能体”...
家中仍在使用万能插座?赶紧换掉... 2025-08-29 18:42:41 作者:狼叫兽 近日有提醒指出,家中是否仍在使用一种曾经常见...
玩家发现手动替换DLL文件可将... 2025-08-30 17:20:33 作者:狼叫兽 近日,有玩家在GitHub社区分享了一种新...
“拜拜”充电宝?“万毫安时”级... 智能手机时代,续航是用户挥之不去的“痛”。想象过一台大屏智能手机可以像功能机一样连续用5天吗?就在日...
展示多行业全链路智能化应用,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8月27日,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在深圳国际会...
微信:用户发布AI生成合成内容... 8月31日,“微信珊瑚安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公告》(简称《公告》)。 ...
“数智无界·开放式创新驱动产业... 8月29日,2025数博会“数智无界·开放式创新驱动产业跃迁”交流活动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 ...
无锡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成立 赋能... 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无锡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无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巨头联手,中国移动智能终端生态...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近日迎来重要新成员——金标联盟,这一联盟携手小米、OPPO、荣耀、vivo及联想等知...
原创 L... LPL第三赛段骑士之路,已经正式打响,第一场BO5,是登峰组垫底的FPX,挑战涅槃组大王NIP,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