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吴博峰)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加强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航空机载通信、低空智联网、算力网络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推动汽车、船舶、飞机等直连卫星,大力发展大众化、规模化卫星通信应用。
《意见》从市场开放、场景拓展、产业培育、资源供给、监督管理和协同推进六个方面提出了19条具体措施。重点包括: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支持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支持探索新型卫星通信业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卫星通信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数字惠民、行业融合等应用场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开放共享标准体系;优化卫星通信码号和频轨资源管理;加强业务监管、网络安全和无线电保障;强化组织协调、资金支持、宣传推广与国际合作。
具体看,在持续拓展应用场景方面,鼓励通过高通量卫星、低轨卫星互联网等方式为偏远地区和地形气候复杂地区等提供多样化网络接入服务,进一步提高我国网络覆盖水平,降低覆盖成本,助力电信普遍服务,推广普及高品质数字化产品,推进数字惠民,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
同时,《意见》提出,督促企业依法履行国家安全主体责任,在相关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技术措施,落实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要求,建设信息安全技术措施,保障网络、数据和信息安全,加强用户实名制管理,做好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相关技术保障措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表示,将充分发挥卫星通信优势,支持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数字惠民等传统领域的应用。推动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将促进卫星通信技术与5G以及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赋能,提供全域覆盖、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