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风靡全国的5G技术,为何突然“哑火”了?
创始人
2025-05-14 22:40:25
0

[赞]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曾经占据各大媒体头条、被运营商和终端厂商当作核心卖点的5G,如今却突然不火了。

就连新发布的手机也不再着重强调5G功能,甚至在一些行业报告中,5G相关讨论也趋于平淡。

这场通信技术热潮,为何在短短几年后就陷入“哑火”的境地?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发放5G牌照,就此拉开了国内5G建设的大幕。

随后几年,运营商加速基站建设,手机厂商将5G作为旗舰机型标配,各地政府纷纷出台5G产业规划。

就连媒体都在持续报道5G的“三大优势”,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仿佛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触手可及。

在当时的宣传中,5G被赋予了突破技术封锁、引领产业升级的战略意义,承载着从消费电子工业制造的全面变革。

然而,当热潮退去,技术选择的深层影响逐渐显现。5G在频段上有Sub-6GHz和毫米波两种技术路线。

前者信号穿透性强、覆盖范围广,建设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快速实现大范围覆盖,而后者则具备更高带宽和更低时延,但对基站密度要求极高,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昂。

我国基于快速普及的需求,选择了Sub-6GHz频段,这在当时被视为务实之举。

但Sub-6GHz频段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其性能上限,从技术本质看,它更多是4G技术的优化升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突破。

曾被大肆宣传的毫米波段才是5G核心优势的载体,可由于欧美国家因频段分配和战略考量,选择了毫米波路线,且凭借技术优势后来居上,导致全球5G技术形成了“双轨制”格局。

这意味着我国的5G技术在国际标准制定、设备出口等方面难以融入主流生态,逐渐成为“区域化技术”,失去了全球化规模效应的支撑。

另外市场普及的“边际效应”也让5G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截至2023年底,我国5G手机普及率已超过80%,主流城市的5G信号覆盖率达到95%以上,当一项技术从“稀缺”变为“标配”,其作为卖点的价值自然衰减。

手机厂商发现,消费者在选购新机时,不再将5G作为关键考量因素,转而关注摄像头、续航等更实际的功能。

运营商的推广策略也随之调整,毕竟当绝大多数用户已经接入5G网络,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宣传已无必要。

从用户体验来看,5G的实际提升并未达到预期

尽管理论速率比4G快数倍,但在实际使用中,受限于网络优化、终端性能等因素,用户感知到的差异并不显著。

尤其在人口密集区域,网络拥堵导致5G速率波动较大,甚至出现“测速快、下载慢”的情况。

更让用户敏感的是使用成本,5G套餐价格普遍高于4G,流量消耗速度更快,而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并不需要如此高的带宽,导致部分用户选择在设置中关闭5G功能。

这种“性价比失衡”让5G在消费端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当初设想的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杀手级应用”,大多停留在演示阶段,未能实现规模化落地。

以远程医疗为例,虽然5G的低时延理论上支持远程手术,但实际操作中对网络稳定性、设备协同的要求极高,现有技术和监管环境尚未完全成熟。

工业互联网领域,企业改造生产线引入5G设备需要巨额投入,而短期收益不明显,导致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

当5G的使用缺乏真正改变行业生态的应用场景,也让5G的产业价值无法充分释放,沦为“管道技术”,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持续投入。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欧美国家在5G标准制定、设备供应链上与我国形成隔阂,毫米波技术路线的主导地位让我国5G设备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原本寄希望于“技术输出”分摊研发成本的设想落空,国内企业不得不独自承担巨额建设费用。

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已超过9000亿元,而同期国际市场份额不足10%,投入产出比失衡加剧了产业端的谨慎态度。

技术迭代的加速让5G陷入“中间地带”的尴尬,当业界还在讨论5G应用时,5.5G(又称增强型5G)和6G的研发已悄然推进。

5.5G在速率和连接密度上进一步提升,6G则瞄准卫星通信、太赫兹技术等新领域,吸引了资本和舆论的注意力。

技术发展的“喜新厌旧”特性显现,企业和媒体更愿意追逐前沿概念,5G作为“成熟技术”自然被冷落。

这种迭代压力不仅体现在宣传端,也促使产业资源向更具想象空间的领域转移。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于技术推广与市场规律的错位。

前期的高强度宣传让公众对5G形成了过高预期,仿佛它能解决所有数字化问题。

但当技术落地后,人们发现它只是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而非万能钥匙。

消费端需要的是“够用且实惠”的技术,产业端需要的是“可盈利、能落地”的解决方案,而前期的战略驱动型推广,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市场真实需求的培育。

从5G的“降温”中,我们能看到技术产业化的复杂逻辑,一项技术的成功,不仅需要性能优势,更要构建良性的生态系统,包括国际标准协同、成本效益平衡、应用场景开发等。

当技术选择与全球产业链脱节,当市场推广脱离用户真实需求,即便投入再大,也难以维持持久的热度。

如今的5G,并非真正“哑火”,而是回归理性发展轨道,它在高清视频、智慧城市等领域仍在发挥作用,只是褪去了当初的光环。

这场热潮的起伏,为后续技术推广留下了宝贵经验,技术创新需要兼顾前瞻性与实用性,产业规划要尊重市场规律,而公众沟通更应避免过度炒作,让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真正同频共振

或许,这才是5G“降温”背后,我们更应关注的深层启示,对于5G技术,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信息来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大圣到天师:“黑神话”双星闪... 从《黑神话悟空》到《黑神话钟馗》,绝对是中国文化输出的典范! 当初《黑神话:悟空》一出来,真是把全世...
印度AI服务卷起价格战,“可负... 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工具ChatGPT制造商OpenAI于19日推出仅限印度地区的ChatGPT ...
俺不中咧!国产手游号召玩家养鸡 昨天晚上《无限暖暖》官方发了个视频,播放量增长迅猛。 联动《星露谷物语》啊……虽然一个像素一个3D...
“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
上海工业数智化转型标准体系及5...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8月21日电(记者 杜康)20日,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工业数字化标准专委...
专访陈星汉:玩家为我们种了一个... 8月16日前后,在广州的地标建筑“广州塔”附近,炎热的天气似乎被随处可见的一抹淡蓝驱散。《光·遇》中...
原创 细... 8月20日科隆游戏展开幕,游戏科学的新作《黑神话:钟馗》先导预告放出来就火爆全球,仅2分钟的预告内容...
FieldAI获4.05亿美元...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市的FieldAI公司已在多轮未公开融资中筹集4.05亿美元,用于开发其称为...
AI深度参与,后人类时代如何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2023年生成式AI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应用,标志着后人类文化进...
ChatGPT 连接器被曝漏洞... 环球网 8月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安全研究人员近日披露了OpenAI旗下连接器(Connectors...
《空之轨迹 the 1st》试... 《空之轨迹 the 1st》(以下简称《空轨1st》)是基于2004年经典RPG《空之轨迹FC》开发...
企业家大讲堂|常元和:人工智能... 如何通过AI技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AI创业路上会遇到哪些挫折?如何突破层层难关? 一家年轻的初创...
奔赴星辰大海,“中联重科号”卫... 从扎根大地的实干,到仰望星空的探索,中联重科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一个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
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能源投资“向... 8月2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宁电入湘”工程)投产...
科瑞博取得脱臭馏出物解析系统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科瑞博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脱臭...
华刚矿业等取得粉状样品混匀机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取...
工信部发文,事关人工智能赋能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征集2025年度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的...
50强诞生!下一站:南宁 近日,广西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跨境人才赛道——2025年第八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
淘宝第一个程序员离职后去向曝光... IT之家 8 月 19 日消息,财联社 8 月 13 日消息称,阿里巴巴集团前合伙人蔡景现已离职,其...